1. 有錢人這麼想
  2. 勵志故事
  3. 歷史文化

中國近鄰,靠中國幫助才建成國家,卻成中國心腹大患

  • alphaP

  • 02-16

14845591165459.jpg

在許多國人印象中,古代日本長期四分五裂,諸侯割據,至於日本天皇,在明治維新前,都一直是軍閥們肆意玩弄的牽線木偶。

這個說法倒也沒錯,但僅僅是日本進入幕府時代後才出現的局面。而在這之前,日本曾經跟中國一樣,是個大一統國家。天皇大權在握,統禦全國達數百年之久。

說到古代日本的大一統,很多讀者或會不解:畢竟雲石君在之前的《地緣政治33:古代日本為何四分五裂》一文中曾經說過:日本內部地緣結構支離破碎,沒有一個強大的核心地緣板塊。比如關西、關東、泛九州等地區,都有一定的地緣實力,且相對獨立,誰也沒有壓倒其他對手的絕對優勢,這種地緣結構的零碎,反映在政治層面,必然是諸侯割據,四分五裂。既然如此,為何在早起,日本還能夠出現江山一統呢?

這其實跟中國有莫大關聯。

這是咋說?雲石君在這裡做個分析:

拋開荒誕不經的神話,日本有據可考的歷史,最早追溯到中古時代的大和國。

14845591187302.jpg

日本發展早期,藩國(其實準確的說應該是「部落」)林立,並未形成統一的文明體系,所謂大一統國家更是無從說起。但是約莫到中國的晉朝時,紮根於關西平原的大和國,在列國拚殺中脫穎而出,並完成了對關西平原的控製。這個大和國國王,就是日本天皇的前身,後來的日本國以及大和民族,也都是在大和國基礎上演化而來。

大和國一統關西平原,對後來的日本歷史發展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關西平原是日本列島中最為優質的地緣板塊之一,非但地勢較低,且國土平緩,而且淡水資源豐富,這都是孕育文明體系的基本條件。

日本列島以山地為主,平原本就較少。而為數不多的幾塊較大規模低地平原中,又以後來的京都——大阪為核心的關西平原,及以東京——橫濱為主軸的關東平原面積較大,質量較好。而且這兩大平原都大致處在日本列島的中部,可以較為便捷的把自己的地緣影響力,投射到零散分佈於四面八方的其它板塊,故而是日本僅有的可以稱之為「帝王之資」的核心板塊。

當然,今日的日本,首都在東京,關東平原的文明發展水平也超出關西一大截。不過在一千多年前,關西的地緣價值卻比關東高出許多。

這是為什麼?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關西平原的區位更為靠西,而且還有瀨戶內海這個地緣通道,可以直接通往九州島北部——那裡是日本列島跟東亞大陸最接近的地方。所以,相較於關東,關西平原可以更好的承接來自中國的先進文明輻射。

華夏文明是農耕時代的全球最發達文明。而彼時的日本,國土開發程度還比較低,本土文明水平相當落後。所以華夏文明的滋養,對各地緣板塊的實力提升有著十分明顯的作用。關西平原儘管體量比關東略遜,不過因為可以更好的承受華夏文明影響,所以文明質量相對較高,這就提升了其之地緣價值,在實力上蓋過了關東平原。

以關西平原為基,大和國強勢對外擴張,並最終在5世紀(約等於中國的南北朝時期)時,除了寒冷的北海道,九州、本州、四國三主島都被大和國佔領。

當然,大和國的這種佔領,並非中國秦漢後的大一統式直接納入管理,而是類似於周朝時的封建諸侯。除了關西這塊大和國本部,其他地區,大都被國王分封給了皇族或者勛貴。這些諸侯們儘管臣服於大和國中樞朝廷,但在自家地盤,卻擁有非常大的自主權。

之所以會如此,還是當時日本文明發展水平決定的。要打造中央集權式的大一統,一個基本的條件是,中樞板塊與各主要次級地緣板塊之間,能夠建立較高等級的有效交流渠道——直白點說,即本部核心區,可以藉助水陸通道,把自己的影響力,便捷的投射到國內絕大部分地區。隻有這樣,各板塊才能在文化和經濟上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朝廷中樞也才可以實現對地方的有效掌控。

隻是,建立有效連接,這個是要花錢的,陸上,開驛路設驛站得花錢,水上,造樓船養活水手同樣得花錢。

14845591189009.jpg

可一千多年前日本,文明發展水平仍然十分低下,社會結構大概還停留在奴隸社會階段,跟中國西周時的水平差不多,所以根本不可能積累出如此多的資源,來構建這種大型連接體系。鑒於這種局面,大和國唯有效法周朝,以封建形式,把核心區外的其他地區,封給各家諸侯,由他們代表自己,間接實現對當地的管製。這種格局下的大和國大王,影響力等同於西周天子,雖可號令天下,但除了本部核心區,其它地區卻隻能統而不治,在允許它們保留相對獨立的同時,政治上臣服於自己就行了。

這種封建模式一直延續到6世紀,形勢又發生了變化。一方面,經過一百多年的經營開發,其它次級地緣板塊的實力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以關西平原為核心的大和國本部,其實力優勢相對下降;而另一方面,當時文明水平下,可以用於開發的土地差不多已經在一次又一次的分封中消耗殆盡,再想通過對外擴張來拓土開疆,性價比越來越低。

這時候,有實力的諸侯們,逐漸開始挑戰大和國朝廷的權威;而在朝廷內部,一些皇族和貴族為了獲得封地,也不斷鼓噪。鑒於通過拓展新土地來獲得新封地已經不大可能,所以大家索性決定挖大和國牆角,要求在現有核心區裂土分封,以滿足自己做諸侯的需求。

這差不多就是西周末年的情況。分封製已窮途末路,王朝的舊有維繫模式面臨重大生存危機。如果局面繼續惡化下去,大和國最好的結局,也不過就是淪為東周,如果中間一個不小心,號稱萬世一系的天皇家族,沒準當時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

不過這一切並沒有發生。大和國成功的渡過了這一劫。而其之所以能避免,關鍵還是在中國。

這個時期中國,正好進入隋唐第二帝國。在這一階段,華夏文明的文明發展水平又出現了一個質級提升。

作為最便捷承接中國影響力輻射的核心地緣板塊,關西平原又幸運的搭上了華夏文明大躍進的快車。通過大量派遣遣唐使等手段,對隋唐文明成果學習和消化,關西平原的實力又一次明顯提升,大和國朝廷再次獲得了對國內其他地緣板塊的明顯優勢。

日本歷史上重要性僅次於明治維新的「大化革新」,就在這時發生。正因為本部的實力的猛增,大和國得以將那些越來越不聽話的諸侯重新壓製。

而大化革新的意義還不止於此,鑒於此時的大和文明業已進步到一定階段,已經有一定能力調配資源,來構建起碼的交通體系;而對華夏文明的學習,又使日本在技術積累和政治製度優化等方面取得了全新突破,這些有利因素,再加上大和國本部的強大實力,使得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次獲得了打造中央集權體系的戰略機遇。

14845591187606.jpg

首先是大和國內部的豪族被清洗。鑒於中央集權體製能夠增強本部實力,進而一統天下,為中央統治集團賺取更多的收益,所以大和國朝廷里的集權派聲勢日長,最終成功打倒了頑固的舊貴族——這與秦國的商鞅變法高度相似。

在內部實現集權後,大和國對外強勢出擊,消滅各地諸侯,將它們的自治權剝奪,實現了日本歷史上第一次中央集權。也正是這時,「日本」這個氣勢磅礴的名字登上歷史舞台,而之前的大和國國王,也被更具威儀「天皇」稱謂取代。大化革新完成後,日本由封建製為特徵的「飛鳥時代」,進入以中央集權特徵的「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

對一代代天皇來說,中央集權當然是他們的最愛。要是能夠把這個體製永久維繫下去,那對他們來說是簡直是太美妙了——至少奈良時代與平安時代早期的那些天皇,內心肯定有過這種美好期許。

可是,這種願景終究隻是南柯一夢。從平安時代中期開始,日本進入攝關政治時期,天皇的世俗權力被豪強架空。此後,以源平相爭為標誌,日本邁入幕府時代。鎌倉幕府、室町幕府、安土桃山時代、江戶幕府,在長達千年的時光中,日本又返回到了諸侯割據、列強爭霸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央集權體製不復存在,天皇也淪為各路豪強的傀儡。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