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投資理財
  3. 理財知識

當年「洗腦」中國人最成功的日本品牌 如今要倒閉了

  • alphaP

  • 03-15

142年歷史、19萬名員工、日本名門企業,這些標籤都彰顯著東芝曾經的歷史,自從11年前收購西屋公司後,東芝這座昔日輝煌的大廈開始倒塌。如今東芝正在接連出賣優質資產來拯救自我。

14895036619887.jpg

來源:快刀三俠(iyqkpd)

作者:楊沁錕


喪鐘為誰而鳴?

始創於1875年的東芝,很長時間都是「日本製造」的代表,日本第一個電燈泡、第一台洗衣機、第一台冰箱,都誕生在東芝的車間。相形之下,日立、鬆下和索尼等日本其他家電巨頭,不過是後起之秀。但140年輝煌之後,東芝似乎走到了崩潰的十字路口。

還記得當年電視里女聲合唱「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的廣.告嗎?那時,中國的高樓里隨處可見東芝電梯在運行;東芝首創多項家電產品,擁有東芝家電成為時髦;一台東芝的筆記本電腦更是值得引以為豪的物件。當年的東芝品牌,何等風光。

14895036617135.jpg

東芝上世紀廣.告

14895036615911.jpg

20世紀80年代的東芝DVD播放器

142年歷史、19萬名員工、日本名門企業,這些標籤都彰顯著東芝曾經的歷史,自從11年前收購西屋公司後,東芝這座昔日輝煌的大廈開始倒塌。如今東芝正在接連出賣優質資產來拯救自我。

● ● ●

破產倒計時:百年日企巨頭剜心自救

2月15日,東芝董事長賀重範引咎辭職,此前在2015年,由於財務造假,當時的東芝社長田中久雄,東芝副董事長佐佐木則夫和顧問西田厚聰相繼辭職。此換人節奏是不是與島國首相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短短1年多出現了如此大的人事變動,東芝到底攤上了什麼事?

2月14日,原本定於當天發布的財務報表突然說要延遲一個月,原因是東芝美國核電業務發現新的疑似違規行為,於是轉而發布了財務預期。

據其預測,東芝2016財年全年的凈利潤將出現連續第三年虧損。從原先預計的盈利1450億日元(87億元人民幣)下調至虧損3900億日元(234億元人民幣),債務將超出資本1500億日元(90億元人民幣)。此外,據2016年前三季度財報,其美國核電業務損達7125億日元(428億元人民幣),股本降至負1912億日元(115億元人民幣)。這些天文數字級別的虧損足以創下歷史記錄。

14895036614076.jpg

東芝近期營業利潤的努力遭63億美元減記付之一炬

第二天,董事長賀重範就正式辭職了,各方紛紛揣測原因正是因為核電業務虧損。

在如此大的財務虧空下,東芝「壯士扼腕」,擬出售旗下晶元業務50%以上的股份,不排除全部出售的可能,並計劃停止修建新的核電站。

14895036614438.jpg

半導體已經是東芝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此舉無疑是剜心自救。

據查閱東芝2016年1季度財報,晶元業務部門的凈營收佔總營收的30.8%。但運營利潤晶元業務部門佔據絕對優勢,運營利潤達到241億日元,而整個東芝的綜合業務利潤才201億日元(因為其他業務部門盈利基本都在虧損)。

經濟專家們一致認為,東芝隻能儘快把最後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半導體部門賣掉,用於及時「止血」,今後才能繼續堅持下去。但是,一旦把半導體部門賣掉,東芝究竟還剩下什麼呢?

● ● ●

誰毀了這百年基業?

1、一筆巨額併購擊潰「一代梟雄」

或許有人覺得不可思議,規模如此大的一家企業,怎麼就說不行就不行了?其實,東芝的衰敗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個單個的因素。

首先是10年前收購美國核電巨頭西屋電氣。當時共有15家公司及聯合體參與了投標,競購價格一路從25億美元飆升至50億美元,最終被東芝以54億美元拿下。

此外,在日本國內核電市場飽和的前提下,東芝迫切需要打開國外市場。當時的社長黑天厚聰對此項收購甚為滿意,直言這筆高價交易將在長期內帶來回報。在他看來,這項投資實現收益甚至可在數十年後。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1年日本突發福島核危機,核能的推廣愈發艱難,甚至有些政府選擇縮減發展核能或完全放棄,轉而發展再生能源,日本國內反核聲音也很強烈。

東芝核能業務也大受影響,日媒當時報道稱,東芝損失或高達9000億日元(約合547.5億人民幣)。

早在2011年,國際社會核電業務就虧多賺少,巴不得有東芝這樣的企業來接盤。果不其然,東芝迎頭上趕,於2016年底通過西屋電氣併購了美國核電工程企業——美國芝加哥橋樑與鋼鐵公司/石偉公司(CB&I、S&W),而這也成為了東芝資不抵債的導火索。

從近兩年財報數據來看則更為直接,其凈銷售額在2015年第四季度達到頂峰,其後便開始斷崖式下跌。特別是根據2016年第三季度財報預測,將從原先預計的盈利1450億日元(87億元人民幣)下調至虧損3900億日元(234億元人民幣),債務將超出資本1500億日元(90億元人民幣)。核電業務將虧損7125億日元。

為什麼虧?專家們認為是美國國內的工程和人工等追加成本上漲,產生的總成本大幅超過收購時的預期。事實也差不多,美國核電站建設一向效率奇低,政府檢查、處理法務文件都需要停工,要是停工來不及按期交工又要交巨額違約金,實則得不償失。

14895036618377.jpg

核電廠 資料圖

2、財務造假:掩耳盜鈴的「工匠精神」

自己挖的坑,含淚也要跳。業績不好怎麼辦,東芝的社長們想出了絕招——財務造假!

其實東芝的基建和核電虧損早已有之,根據第三方委員會針對造假髮布的調查會計業務違規報告顯示,2008年度至2014年度的4到12月,東芝虛報利潤總計達到1562億日元(相當於78億人民幣),相當於稅前利潤的30%。

此後東芝又發布了2014財年(截至2015年3月)合併財報及2009年3月~2014年12月的財報修訂結果。受虛報利潤問題等的影響,整個財年的凈虧損額為37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2億元)。根據稅前損益計算,過去財報的利潤減額合計增至2248億日元。另外,2014年整個財年最終虧損378億日元,收益惡化浮出水面。

報告中顯示,三代社長曾以「挑戰」等名義強烈要求提升公司利潤。日媒的一些採訪中也表示,佐佐木時代也向各業務部門施加改善業績的壓力,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西田不滿意佐佐木在任期間的經營業績,而佐佐木又不想被西田指責,因此佐佐木強烈要求做假賬。

當然了,還有日媒分析稱這是因為東芝的內部鬥爭,因為前任兩代社長西田厚聰和佐佐木則夫獨斷專行且相互對立,而田中久雄懦弱無能。此外,也有媒體分析認為,2008年時值金融危機的關鍵時期,2011年又發生東日本大地震,東芝公司為穩住市場、股價和隊伍的信心虛報成績。

其實,這裡面嚴重暴露了東芝內部管理混亂的問題。一個標準的會計審核包括內部公司審核和外部聘請會計人員審核,如此雙保險還有問題隻能說內部管理體系混亂,而發生醜聞後,東芝內部高層也進行了大清洗。

醜聞曝光後,東芝業績受到了極大影響,家電項目也虧損驚人,加上本身家電業務利潤佔比不大,東芝索性出售白家電業務給美的以自救。

14895036615117.jpg

2015年7月,東芝前後三任社長因造假醜聞鞠躬道歉

3、東芝醜聞再次令人深思日本企業文化

更有分析指出,東芝公司有特殊的企業文化,下級對上級的命令隻能不折不扣地服從,「愚忠」害慘了這家企業。

14895036616677.jpg

在日本企業里,索尼被認為是最接近美國企業的。它的董事會透明度之高是日本企業中少見的,而通常的日本企業受家族式企業的經營方式影響深重,融資多通過銀行貸款方式實現,董事會透明度欠缺,股東利益會被淡化。而且日本公司通常採用直接投資固定資產,再以固定資產作抵押向銀行貸款以獲取資金,有時還設立自己的金融公司來進一步降低貸款成本。

因此日本公司向來對為股東創造利潤不敏感,它們更強調讓公司有長遠發展,允許許多長期不盈利的投資。

這種文化有利有弊。總體來說,日本公司的重視長期投資、家族式經營(個人感情在其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些優點必須建築於一個完全誠信的體系,也必須有一些超凡入聖的領導者。

日本企業最優秀的例子是稻盛和夫的京瓷和索尼。稻盛和夫本人的品質自不必說,但他迄今為止也未找到合格的繼任者。索尼的創始人井深大、「經營之聖」盛田昭夫兩人親如一家,同樣,他們待悉心培養的接班人大賀典雄如同家人——這種關係讓他們在彼此和公司的低潮、危機時刻堅定地互相扶持,最終取得勝利。

14895036615985.jpg

眾所周知,如今市場競爭激烈,業績波動性很大。為了使每年度的業績「看上去很美」,CEO和不少高管會私下掩飾漏洞,或者越來越急功近利。日本企業文化中強調的忠誠,會導致越是歷史悠久的企業,派系越牢不可破,員工開始變得對上司效忠而非公司,更加不可能考慮股東和消費者利益。

東芝事件恐怕更是為反思這種上下級的效忠關係添加了一個重要的案例。

4、日本經濟實力的下滑和中國市場的衝擊

最近幾年日本的經濟持續走下披路。據統計,日本經濟在第三季度出現萎縮,這是自2016年以來的首次經濟萎縮。

14895036619626.jpg

著名管理專家李江濤教授指出,「日本金融的市場化、自由化阻礙了日本實體經濟的發展,金融投機、金融短期化一度充斥著日本資本市場,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危機交叉蔓延,最終拖垮了日本經濟和日本企業。」

中國作為後起之秀,正在高科技研發和生產的各個領域對日本「窮追猛打」,擠占日本企業的市場份額。

現在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高科技機械、電子和工業生產工具的出口國之一。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數據,中國已經終結了日本主導亞洲高科技出口的時代。而長期佔據市場領頭羊位置的日本老牌巨頭未能及時正視中國不斷崛起的現狀,從而在爭奪消費者的競爭中逐步落入下風。

● ● ●

寫在最後

東芝的教訓是慘痛的,沒有轉型的緊迫感,往往就在競爭中被淘汰。這種「東芝病」,其實在很多國家的企業中都存在。

中國當下進行的「供給側改革」,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企業患上了類似的「東芝病」,生產已不符合市場需求,卻仍在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結果必然是產能過剩、虧損增加。改革就必須果斷剝離這些虧損業務,並轉型開拓新的業務,如果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則很可能被市場所淘汰。

必須要看到,今天東芝在壓縮產能,將家電業務甩給中國企業,實際上是斷臂求生。這是中國企業的機會,但同時也是挑戰。今天可能還在欣喜併購東芝的工廠,明天或許就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包袱。

可以說,如果沒有強烈的危機意識,沒有持續創新的能力,再過個5年或10年,中國家電企業能否避免東芝的夢魘還是個未知數。


來源:快刀三俠(iyqkpd)

作者:楊沁錕

原題:當年「洗腦」中國人最成功的日本品牌,如今要倒閉了

原文鏈接:http://mp.weixin.qq.com/s/a3vjXaFBwLHkQ1CUyg2hcg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