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職場能量
  3. 職場法則

20幾歲學會的處世之道,決定了30歲以後的人生!太有道理了!

  • 04-27

“30歲以前靠能力,30歲以後靠人脈。”這句流傳甚廣的話,自有其道理所在。

如今的社會,是人情社會。無論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除了自身條件和努力之外,人際關係也同樣把握著你的命運走向。

我們在20幾歲學會的處世之道,決定了30歲以後的人生。

以下3點處世之道,送給還在為人際關係犯愁的你。

 

 

①心直口快,足以壞事

 

大學時候,舍友小A過生日,收到男友送的一條項鏈。小A很喜歡、很開心。

 

我們都覺得這條項鏈“是比較貴的東西”,感歎她男友對她好。

 

可偏偏隔壁宿舍的B同學,看了項鏈後,撇了撇嘴說:“啊,這個項鏈我見過,正在百貨公司大減價,我也買了個差不多的,可便宜了。”

 

這話說完的一瞬間,我就看到小A的臉沉了下來,都快哭了。

 

B同學尤不自知,還自以為是地說:“我這人說話直,但我是為你好,省得你被騙。”

 

在這件事中,姑且不論小A是不是為項鏈的價格,才欣喜。但B同學的“沒心沒肺”,卻無疑傷害了小A及其男友的自尊心。

 

生活中,每個人的身邊幾乎都有這樣一個人,他們打著“性格直”的旗號,肆無忌憚地說話,隻圖自己痛快。

 

因為“直”,就可以任性妄為胡言亂語;

 

因為“直”,所有人都該為他的“不虛偽”讓路;

 

因為“直”,所有唐突冒失措辭不當都應該被原諒......

 

但其實,這才不是什麼真性情,更不是什麼坦誠直率,這只是一種極度自私的表現。

 

《禮記》中說:“君子約言,小人先言。”

 

意思是君子謹慎說話,小人妄言妄語。一個說話舉止得體,懂得考慮對方感受的人,才更容易獲得大家的喜歡和尊重。

 

總之,你要記住,直言不諱不等於口無遮攔。

 

“心直口快”常常足以壞事,因為人與人之間不是直的。在“彎曲”的人際,太“直”常容易造成傷害。

 

 

②想讓自己成功,先得為別人著想

 

到過日本的人都會發現,日本廁所就很好地詮釋了“為別人著想”。

 

因為日本的廁所里大多都會寫著:“為了下一位使用者,請保持干淨”。這是一種叫“下一個人”的概念。

 

日本人從小就在這種教育中長大,他們知道,用廁所時,我就是上一個人的“下一個人”,上個人為了我保持干淨,不隨地扔紙各種髒,我用的時候就很舒適。

 

而如果我不保持干淨,想必下一個人也不會去清理公共廁所。這樣,滿地紙各種髒就會循環往複,到我用的時候,隻會更加難以使用。

 

因為日本國民普遍都有這樣的意識,所以全日本的廁所普遍都很干淨。

 

可以說,“下一個人”思維和“為別人著想”異曲同工。

 

很多人失敗,常因為不能為對方想。

 

但其實,利他,實則是利己,差異隻在於時間。如果把眼光放長遠一點,從整體來看,良性循環一旦形成,好事會回到你身上。比如:

 

禁煙的餐廳,會在桌上放煙灰缸。免得那些拿著煙進門,或點起煙才發現禁煙的人,因為沒有地方熄滅煙頭,而在桌上擰、腳底下踩、弄得更為髒亂;

 

精明的商人,會在要求回信的DM信封上,印“廣告信函,免貼郵票”,以免原本要回信的人,因為一時找不到郵票,又懶得跑郵局,而“石沉大海”;

 

聰明的旅館,會在每個房間準備一塊擦鞋布或“石蠟鞋擦”,免得房客找不到東西擦鞋,而用浴巾“解決”。

 

他們都像是多此一舉,自找麻煩。但他們也因此,都比較容易成功。

 

 

③可以看穿,不要戳穿

 

你是否會經常與人發生辯駁?甚至隻因一些無足輕重的事情,就與人爭得面紅耳赤?

 

如果你有,那只能說明你還沒有成熟的心理。

 

事實上,很多時候的爭論,其實自己並不一定多麼在理,也沒有多大的利益。只是為了達到一種說服別人後,帶來的那種征服感、存在感等等。

 

而只有小學生,才會因為動畫片里哪個人物更厲害,掙得面紅耳赤。

 

長大後,你還這樣,隻會被人批評“不識相”。

 

“不識相”就是不懂得看面子,別人給臉的時候不要臉;別人給台階的時候,又不順著台階下。

 

同樣地,當別人要臉、要台階的時候,你不給他,也是“不識相”,因為你造成彼此的尷尬。

 

當別人說笑話時,你因為早聽過,於是半路泄他的底;

 

當別人變魔術時,你看出馬腳,於是半路戳穿他;

 

當別人在高速公路上錯過出口,故意說“我為了避開剛才那個出口的擁擠,所以繞一點路”時,你說“我看剛才一輛車也沒有”......

 

凡此,都是不識相。

 

其實,在那些無關原則的事情上,我們只要做到心中有數即可,不用刻意去戳穿別人。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一種虛偽,但這也是一種表達態度的最佳方式。懂得給別人留面子,也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實力。

 

正如劉墉所說:每個“吹牛”都是一種謊言;每個魔術都是一種騙術;每個托詞,都是一種謊話。

 

生活中,很多“謊言”,並沒有惡意,只是為了表現,為了面子。你又何必去戳穿呢?

 

如果對方知道你有數,卻不去戳穿,一定心存感激。相反地,他希望找個藉口開脫,你非得戳穿,他也一定加倍恨你。

 

成長,使人能看透謊言,看穿騙局。

 

而成熟,使人能知道什麼時候不戳穿謊言。

 

 

30歲以前,說錯話,得罪人,可以用“涉世未深”當理由。

 

30歲以後,還在為人處世中,繼續橫衝直撞,又該拿什麼當藉口?

 

古人有句話說得好: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與君共勉。

原文出處:健康生活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