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勵志故事
  3. 歷史文化

他因為謹言慎行,而保住了祿位,而他卻丟了姓名!

  • 05-22

西漢時,有個人喚作孔光,字子夏,曲阜(今山東曲阜)人。他自幼聰明好學,熟讀經史,對漢朝的製度法令非常熟悉,入朝為官時,為人言行非常謹慎,行事也都恪守法度,從來不做出格之事。此人一共經曆成帝、哀帝、平帝三朝,官至官至大將軍、丞相、太傅、太師。

史上記載,在成帝當政期間,孔光擔任博士、尚書令一職,掌管機樞十餘年,熟悉朝中所有事物。當時孔光辦公的衙門叫做中書省,又喚作溫室省。每次孔光休假回家之時,與妻子兒女談笑甚歡,無話不說,但是卻從不提及朝中之事。

有一次,家中有人問他:“溫室省院中都種了些什麼樹呢?”孔光聞言後,卻沉默不語,故意說起其他事情,岔開話題。

孔光這人就連溫室省衙門裡種些什麼樹都不告訴別人,可見他為人之謹慎。也是因為這種謹慎,後來也恰恰救了孔光一次。

漢朝末年,王莽篡位自立新朝。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在朝中扶植黨羽,排除異己,許多與他有意見的大臣都被害死了,剩下的的那些大臣一個個終日揣揣不安,生怕哪天也會遭到猜忌,從而丟了性命。孔光在朝中仍然像往日一樣,緘默不言,唯唯諾諾,不理朝政。王莽看他沒有什麼野心,對自己不構成什麼威脅,也就不再理會他了。孔光就是因為謹言慎行才得以保持祿位。

從此以後,“不言溫樹”就成了一個典故,是專門用來指人當官時,非常謹言慎行。

話說明朝有個人叫做宋濂,初名壽,字景濂,金華潛溪人。他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此人性格非常慎密,在宮中與皇帝問對之言,絕不會告訴他人。皇帝讓他起草的一些作品,他也總是會將草稿悉數刪毀。他還在自己的居室牆壁上寫了“溫樹”二字,有人向他問及宮內之事,他總是指指牆壁上的二字,提問之人便也不再言語了。

可見宋濂為官之謹言慎言不在孔光之下,而且他在皇帝面前還十分坦白,毫不隱瞞。

史書上記載,宋濂在朱元璋面前十分恭敬,朱元璋問他的事情,他也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從不隱瞞,就算是家事,只要朱元璋問他,他也一一作答,從不隱瞞。他還曾說:“人君就像父親、像上天一樣,難道可以欺騙他嗎?”

有一次,宋濂與客人再屋裡飲酒吃飯,朱元璋暗中派錦衣衛去察看情況。第二天,宋濂恰巧來宮中面見朱元璋,朱元璋便問宋濂,昨天是否飲酒?和誰一起飲酒吃飯?都有哪些飯菜?喝得又是什麼酒呢?宋濂聞言後,一一如實回答。朱元璋聽完後,笑逐顏開,說道:“確實如此,你沒有一點欺騙我啊。”

從此以後,朱元璋更加相信他的忠實。宋濂不僅自己十分謹言慎行,他還常常告誡子孫說:“陛下的恩德就像天地一樣,要怎樣回報呢?只有做到誠敬忠勤,才稍微可以貢獻出萬分之一罷了。”

晚年的朱元璋十分多疑,時常猜忌大臣,他常常向宋濂詢問大臣們的好壞,宋濂總是隻舉一些好的大臣來說,閉口不談那些壞的大臣。朱元璋便說:“難道全部都是好的,沒有一個壞的嗎?”,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們。那些不好的大臣,我從不和他們交往,所以也就不了解他們,無從談起了。”

由此可見,宋濂不僅謹言慎言,而且做事滴水不漏。孔光因為他的謹言慎行,而保住了祿位。沒有想到,謹言慎行,做事滴水不漏的宋濂最終還是丟了姓名。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突然變臉,宋濂因為孫子牽入胡惟庸案,被判死罪,雖然有馬皇後的求情免死,但是去被發配茂州,最終病死在路上。

 

原文出處:大中國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