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投資理財
  3. 金融新聞

震驚!台灣的經濟再不改革註定要滅國!!

  • apple

  • 11-08

曾被媒體評為專業財經立委,前台南市長許添財表示,台灣慢慢變成權貴經濟統治階級,「不分顏色,不分省籍」,經濟改革必須要司法改革配套。

曾被媒體評為專業財經立委,前台南市長許添財表示,台灣慢慢變成權貴經濟統治階級,「不分顏色,不分省籍」,經濟改革必須要司法改革配套,「台灣司法不改革,經濟也走不下去。公營銀行企業不改革,總統府、行政院不改革,台灣當然也走不下去」!除了強調改革方法要對,要拿出計畫,他也提及台灣資金外流的嚴重問題。

他也提出警告,「經濟不成長,資本累積效率低、不公平,後果就是全民遭殃,甚至亡國滅種」。

台大法律系名譽教授陳志龍昨(20)日傍晚以「台灣政府67年來用辯證騙術所做的政府犯罪」為題,邀請許添財與台聯黨主席劉一德進行專題探討。他在演講中做出以上表示。

許添財演講時以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資本)累積的社會結構為核心,並回顧過去到現在的台灣經濟發展史。他說,不管市場再自由,經濟再開放,社會背景、文化是怎樣,經濟要發展一定要有資本累積(Capital Accumulation),簡單的名詞學問很大,不可能一下從沒有資本變成有,「就像今天年輕人很多創意,很用功發明一個東西,從實驗、研發到相當程度,怎麼去量產、市場化,就需要資本,這時資本怎麼供應」?

他說,歐美國家的優點是,資本市場是開放的,進出也是自由的,分配、享有透過資本報酬率去分配,「是正常競爭的產物,而不是被支配、被分配的,不是被操作的」。

許添財說,李登輝前總統到康乃爾大學去寫論文時,主題就是台灣的經濟如何從農業時代變成工業,「如何將農業資本轉移到工業資本,就是如何以農業培養工業」,從日本時代的殖民主義,在農業技術的時代,生產價值是從農民的勞動力、土地而來,技術是非常粗淺、可分割的,「小農和大農在那技術下,沒有規模經濟可言,不是土地大,單位生產力就高」。

「也就是馬英九前一陣子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這是在長期封閉停滯的社會結構條件下才會有」,許添財說,因為生產多,人口就會多,因為大家吃得比較飽,勞動力也會增加,所以才有會馬爾薩斯人口論的憂慮。「後來為什麼人口又減?也就是中國,因為它技術是停滯的。技術為何停滯,是因為文化、制度」。

許添財舉例,以明朝來講,它明明可以下西洋,可以航海國際,可以變當時的世界海上強國,宋朝當時的首都經濟發展水準,人均所得也是最高的,「但因為宮廷內鬥、政治利益宰制,不容許有向國際發展的勢力坐大,所以就停掉了」,就海禁了。

「台灣呢?日本統治時代台灣沒有公營事業,因為在日本本身沒有公營事業,所以到台灣也沒有公營事業,但怎麼開發?政府受限資本、人力,就引進日本商社(財閥)來台灣開發,就形成剝削、壓榨,政治力就配合它,這是日據時代,到國民黨時代做了幾次改革,就把原來這些可以累積資本的基礎、力量,通通把它消滅掉,所以要『貨幣改革』。

歷史教訓:戰後台灣物資被搬到上海,貨幣改革「四萬抵一萬」
 

許添財說,「貨幣改革」有人說是歷史共業,因為在中國有國共內戰,所以上海物價暴漲,台灣物價比較便宜,所以就從台灣進口到上海去,就拿金元券、銀元券來,這時台灣剛好被國民黨接收,台銀發行的舊台幣就猛印,結果背後的準備是上海「一日三市」、「一日沖天」的金元券、銀元券,這時台灣當然就會變成通貨膨脹。

許添財說,台灣的物價暴漲,不是台灣人購買力高,而是「把台灣的物資搬到上海去」,這樣的五鬼搬運,讓台幣狂貶值二萬倍。

「1949年國民黨來,帶來很多軍隊、新的人口,用什麼來養他們?這時候它要發行新台幣,這一發行新台幣又強迫貶值,就是將舊台幣的幣值用政治力壓低,結果新舊相加,變成四萬塊抵一塊」,許添財說,當時用四萬塊舊台幣換一塊新台幣,但今天的東西,到明天有沒有可能一下子用原來價值賣四萬倍,不可能啊」!

「所以在民間流傳一句話:有一個媽媽說,她房子賣掉,因為台南有『鹽水製糖』,中國軍隊到台南時看到,趕快寫報告回中國,台灣的技術之發達,鹽水竟然可以製糖」,許添財說,結果老太太跟他兒子說,我們把房子賣掉,讓你到嘉義去賣火雞肉飯,「結果賣掉後準備要買店面,隔天到嘉義市去,變成新台幣了,原來要買一個店面的,最後只有買到一個鍋子而已」。

「這叫什麼?這叫做『貨幣改革』。許添財說,「貨幣改革就是沒收財產,沒收流動性資產,沒收金融性資產」。

許添財接著說,當時技術是屬於農業時代,所以價值來自土地的生產力,所以這時候要土地改革、農地改革,改革就是「重分配」,就是財富重分配、所得重分配,已獲生產力的重分配,整個秩序重來,這是第一步。接著就把很多農地的擁有者所有的土地收過來,因為技術可分割,就分成小塊的,也因此總生產提高,單位生產就提高,當然農產又恢復出口。

資本累積出問題:大企業「靠關係」借錢,中小企業被消滅

「算一算,台灣在1936年的GDP達到戰前高峰,分成總生產和人均的,總生產到1958年,但人均要到1968年才恢復戰前水準」,許添財說,「為了一個戰爭結束,為了政權轉移,倒退了32年」!「現在因為這個(資本累積的社會結構)出問題,現在平均國民薪資倒退幾年?十六年,但沒有戰爭、沒有戰爭、沒有戰爭」!

他說,這些都不稀奇,重要的是我們有這樣歷史教訓,「所以不民主化,台灣經濟走不下去,民主化以後經濟改革要怎走下去?要了解歷史,要懂得經濟理論,不只總體、個體、數理的經濟理論,也要懂歷史、政治經濟學」,「這個社會結構的社會,就是政府的制度、民間的文化、企業的組織、經營者的身份要關係、價值觀等等,從無形到有形」。

許添財接著說,以美國來講,這個也在改,美國有工會(Union),它怎麼操作,政府要不要介入等等,「為什麼1930年代會經濟大恐慌,事後檢討,70%是那時的政府要負責,30%才是那時的金融要負責」,台灣1970年代有石油危機,為什麼那時台灣一片慘?那時叫供不應求(supply shortage),碼頭塞車,船要進來要等好久,為什麼有「十大建設」,就是供給面的改革,透過基礎建設擴大供給面的規模,「公路、鐵路、電氣、港口、運輸等等」,但需求面不用改革,「因為技術源源不斷,從日本、從歐洲、尤其從美國來」。

「台灣人很勤奮,這時只要有人走進圓山飯店,說我要這東西你能做嗎?『三鋪路』(Sample)拿出來,你能做嗎?一個禮拜東西做給他看,他說好,我就買你的,我們的中小企業就是這樣開始,不用到國外推銷、展覽,只要做出來,就有人提供技術,就有人提供市場、下訂單,所以輕工業一下子就發展起來。以台灣人的聰明,很快就當老闆,所以以企業家人數,雖然規模很小,但佔人口比例應該是世界第一高」,許添財說。

「但世界第一高的中小企業那麼充滿韌性的活力,這股力量後來被消滅掉了,為什麼?因為這個(資本累積)出問題」。

許添財說,現在竟然很多上市櫃公司,可以公開、合法向大眾取得資金,居然還跟過去一樣,很大比例一樣跟銀行借錢,「既然跟社會大眾要得到錢,為什麼還要跟銀行給你錢呢」?「你跟銀行貸款,上市公司是經營能力較強,國際競爭力較大,當然它們取得資金能力較中小企業高,這時產生了排擠作用」。

他接著表示,早期在放款,在蔣經國時代,「公然在申請貸款有一欄『社會關係』,公然寫上某某是我的伯父、堂哥,乾爸等等,錢就借到了」,這些講起來好像天方夜譚,但那時光是『社會關係』四個字就價值連城」,抵押什麼都不重要,後來為什麼會超貸、冒貸?

許添財說,「關係是可以借到錢,但不保證有能力還錢,不是嗎」?所以景氣不好,規模擴張太大,因為「關係」愈來愈複雜愈多,從村長、里長開始選、選到鄉長縣長,政治包袱愈來愈多,成本也就愈來愈高,「不管歷史怎麼改變,抓住資本累積的社會面來看,政府怎麼操作?有生產力競爭力的,自然就可以得到資金,經不起考驗就會出問題,就有冒貸、超貸,貸款然後逃跑、騙局」,今天上市是股王,不到一個月破產跑掉了,「這市場是什麼市場」?「甚至還沒上市,一上市,交割還沒交接,樂陞案,錢、人就跑掉了,政府在幹什麼」?

「不能說放任。放任是遊戲規則確定,執行規則的管理非常嚴謹、公開、透明、公平,才能確保市場競爭過程是公開的、自由的、平等的,有效率的,這才叫做資源效率」。

「資源效率是高的,天然資源、人力資源…等,台灣現在的問題出在資源效率是低的,所以經濟成長拉不高,經濟成長拉不高,要賺錢的,能用過去那種方法,用非經濟因素賺錢的,它繼續不斷賺更多,就產生不當的、不合理的分配問題」,許添財說。

低工資其來有自,低利率造成低成長

「所以你看台灣現在談生產力,診斷經濟,問題出在哪?第一,總生產力從1980年到現在連續30幾年都是下降的。第二,下降過程中,製造業跟非製造業(服務業、商業、金融業),製造業下降得少,其他下降更多,這時如果要保持原來想要的,透過關係的分配時,它怎麼分配?所以它就剝削勞力,所以工資就低了」,原因就出在這裏。

許添財說,所以去談「黨國資本主義」,去談金融資金分配公平合理與否,都是這個(累積的社會結構),所以台灣農民被犧牲掉了,「農民一生弄到最後,會有老農年金就很感恩了,但如果經濟正常的話,那些算什麼」?

許添財接著提到,「有人說天安門事件(1989)是給中國機會,但原因是台灣中小企業幫他們忙,為什麼會去幫他們,因當時聯合國要經濟制裁中國,只有台商冒著生命危險,自己輾轉到中國去」。

許添財舉例說,當時有煉鋁的台商用十倍薪水,請二個師傅過去,「土地什麼都免費」,十年後它比原來被挖角公司的錢賺了百倍以上,「所以當時一去就賺錢,那時中國就搞這個,用政治力量把資本累積送給你,所以一去就賺錢」,但因此台灣普遍沒有中小企業,因要升級很困難,因為沒辦法資本累積,因為稅課走了,銀行升息拿高了,「為什麼為有18%(優惠存款) 的背景,那是16%補個2% ,現在是2%要補16%」,那時政府補個2趴無所謂,現在是破壞經濟、不公平的分配,「時代不一樣,但是都沒有改」。

「低利率一定低生產力,因為看利潤,利潤要付給資本報酬的整個低了」,許添財說,低利率不會促進經濟繁榮,只是緩兵之計,「弄到最後就會通貨緊縮(deflation),世界各國都面臨通貨緊縮危機」,通縮來臨會有兩個狀況,一是突然政策改變、經濟方式讓利率提高,這時就會產生倒閉風潮,但開始會有通貨膨脹,好的提高物價,不好的就被搞掉了。第二個可能是沒透過高速通膨方式,直接進入蕭條,「現在世界危機就在這裏」。

他說,低利率的災難怎麼度過?沒有「好景自然來」這回事。「我有政權,更多的投資,大家可以賺錢,我絕對有能力付高利率,高利率對儲蓄者是什麼,就福利啊!現在拿去銀行存就一點點,就表示我們透過投資能分享到的愈來愈少嘛」,年輕的,或退休金拿去買股票通通低報酬,「這怎麼養老啊?買房、養老都有問題」。

經濟不成長「後果就是全民遭殃,甚至亡國滅種」

「經濟不成長,資本累積效率低、不公平,後果就是全民遭殃,甚至亡國滅種」,許添財說,這時又遇上全球化資本流動,「你看人民幣,短短幾年,22013 到2016短短四年, 我們投資在人民幣上損失多少了」?他強調,這些都是現在政府要改革,要先做好準備,「沒有做好準備,改不成,經濟又完蛋了」。

許添財強調,絕不是改革會破壞經濟,而是不懂怎麼改革,對經濟沒幫助,反而有害;蘇聯解體前戈巴契夫也知要改革,也風騷一時,還到美國演講,後來咧?改革不動。

接著他提到,「家族企業的背景是怎樣?它的資本累積的過程用什麼管道,什麼關係得到?是不是真的那麼努力」?

「台大同班同學,突然變成金控董事長,無論怎麼想,經驗等等 絕對沒有我行啦,但你今天可能失業啊,不是嗎?你要做一個專業經理人,人家可能也不用你,因為你不聽話啊」,這時要挑戰公營銀行,「到底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助力還是障礙」,「因人而異」,看怎麼管理、運作、經營。許添財暗指「兆豐案」,「那麼大的銀行還搞出那麼大的弊案,出問題還找不到原因改革,那是改革的機會啊!今天出問題還找不到問題叫你改革,或幫你改革,怎麼對人民交代」?

最後,許添財幽默表示,最近很多人要他不要當「名嘴」,但他說,他不是要當名嘴,是因為這個題目(經濟改革)就上去講了。「當年(1979)我在文化大學也被說不要講話,上課上那麼好就好了,不要評論報紙社論嘛!社論都在拍馬屁,我當然評論啊!然後錄音機愈來愈多,我就一定要出去啦」。許添財在(1982)以交換學者身份赴美,但也因此被列入黑名單而無法入境,直到1990年才返台。盧修一曾提醒他,但那時他已經做好準備了,「有八台錄音機我就知道不妙,就準備好了」。

他也提及最近正在準備景氣循環資料,「有一個叫做領先指標制度 leading indicator」接著提到他自己遇到新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世界公認最權威學者的受教的過程,並告訴在場學生與聽眾,「遇到名師是你無形寶貴的資產」,他本來都不敢想像自己怎麼會那麼幸運,老天怎會安排他走這樣崎嶇的路,會遇到那麼多名師。

他說,他唸大一時,王作榮教授剛從美國回來,血氣方剛,「那時他說中船堆積木,我印象深刻,今天還不是繼續在堆積木」?大規模的大企業,就應該搞自主性、自製率的提高,一年計畫要花多少,台電就能源改革,要有短中長期計畫,「結果國民黨統治幾十年,民進黨統治也幾十年了,我們對外能源依賴度還是98%、99%,當然經濟會不及格,不是嗎」?

許添財說,「但是今天要改革,你步驟要拿出來,計畫拿出來呀!成本的轉移,如何分攤等等,那必須是全民總動員,哪有說好像沒有事情一樣!那會很辛苦,但是會忙得不可開交,會讓全民覺得『新希望要來了』」。

台灣資金「回不來了」?要靠改革!

他說,他有一個朋友,要節能減碳,「我的廠技術是30 年前向德國買的,今天如果我把德國的新技術買過來的話,能源消耗可以節省」,「需要多少資金?他說3億而已!3億在賭博,一下子就沒了,中國一下子拿掉幾千億了,樂陞一下拿掉幾百億了,不是嗎?但是這家公司,只要3億,能源效率一下提升三十幾趴」!核四一定要重啟嗎?不要說開發新能源,「從需求面去改革」。

許添財說,從1980年開始,台灣資金一直在外流,「從來沒有回頭過」,4年前台灣的資金也開始變成net outflow(淨流出),「大箍人受不了三日落瀉」,在節儉存下的那些金融資本,就這樣一直流失,「時間的問題。有一天忽然台幣大貶值,一夜醒過來五塊換一塊,你台灣10萬薪水,我就給你10萬人民幣,先讓你習慣,再一個一個抽,就這樣,買你的房地產也是這樣,一下子就給你,但是要寫借據給我,就控制了,回頭說我現在沒有」。

他也提及,台灣慢慢變成權貴經濟統治階級,「不分顏色,不分省籍,對不對」?這樣情形下,司法改革是不是配套?「沒有司法改革的話,有財產糾紛,有貿易糾紛,有不公平的財產受害,去告的時候,你輸掉了!司法要不要改革?台灣司法不改革,經濟也走不下去。公營銀行企業不改革,總統府、行政院不改革,台灣當然也走不下去」!

真的很重要!這麼重要的訊息,一定要動動手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