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職場能量
  3. 人際關係

為什麼過度熱情惹人厭?專家這樣解釋...原來我們以前都用錯方法了!

  • zoe

  • 11-26

在朋友的介紹下,和一位老鄉見過一面。

剛打過招呼,他便拋來一連串問題:

“你是##市哪里的?”

“你現在做什麼工作?”

“在哪里上班?”

“公司多少人?”

“你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你有對象嗎?”

“對象干啥呢?”

blablablabla

……

一開始我還能禮貌性地回答,後來實在受不了。

直接說:我們還沒這麼熟吧?

氣氛一下子變得超冷,但是心里終於舒坦了。

中國很多人都傳承了中國兩千年來“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美德,從小接受的教育也是接人待物要熱情。
 

對人不夠熱情的人要麼被評為“木訥”,要麼被誤以為“不近人情”。

而健談的人總會給人一個積極向上的好印象。所以,人們都說: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

熱情總是一個褒義詞。但是,任何事情,一旦加上“過度”,就成為了問題。

印度詩人泰戈爾曰:熱情,這是鼓滿船帆的風。風有時會把船帆吹斷;但沒有風,帆船就不能航行。

對於初次見面或者關系一般的人,我們的熱情止於客氣,即,不冷漠,不過火。

但是,說起容易做著難,最尷尬的情況往往是:我把你當作莫逆之交,你卻把我當作點頭之交。

比如,蔡康永曾經自曝,有一次出於關心問一位女士:現在生活怎麼樣?沒想到女士面露尷尬甚至是不高興。

原來這位女士剛經曆婚姻破裂,但是隻有少數親密的人知道。本就不熟的蔡康永這一問,女士還以為他想打探她婚姻的內幕。

還比如,親戚們總是看似關心地催車、催房子、催婚、催孩子。仿佛自己的人生目標就是以過來人的身份教育後輩應該怎麼做。

再比如,明明隻是說過幾次話的人,卻要問對方的婚姻、感情,然後再情聖似的給出“建設性建議”。

這些事,不僅僅在朋友圈、親戚圈出現,我相信誰都遇到這樣的問題。

你有時候走進商店,隻是單純地逛逛,或者是看到特別中意的才會買,或者是先提前看看為下次購買做準備,並不一定想滿載而歸的。
 

可是啊,往往是,你走到哪里,導購就跟到哪里,不停介紹、推銷商品。

你說不買,他們依舊不停地遊說,甚至集體上陣,對你實施“輪番轟炸”,又是套近乎,又是話家常,甚至涉及你的個人隱私。

於是你發誓:不管產品多好,再也不來這家了。

雖說顧客是上帝,但是目的性過於明顯,上來就想掏上帝的腰包,上帝隻能逃跑了。

我想,詩人紀伯倫定是飽受此苦,才寫下哲理:熱情,不小心的時候是一個自焚的火焰。

有的人怕受人冷落,急於和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所以就對人表現得十分積極、主動,好像與人已經認識了很久似的,無話不談,沒話找話。

他們總是表現出一副熱情的態度,在各種場合都讓人感覺人緣很好的樣子。而有時候,一廂情願的過度熱情卻給人一種侵犯感和壓迫感。

於是,一個人天南海北、貓貓狗狗、文學家常,大談特談,另一個人隻能微笑著回答:“嗯”、“嗬”、“是”。

於是,一方認為對方太過高冷,不近人情;另一方則認為對方太過囉嗦,不勝其煩。

其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意識到:大家還沒有熟悉到可以大侃特侃的地步罷了。

我的人生你又不了解,又何必干擾呢?我需要的是內心的長駐者,不是參觀者。

聽到這些話,對方估計會心寒:我明明是關心你,我慷慨大方、熱情健談,為你打發無聊的時間,你應該感謝我、更接受我才是,你卻不領情?

我們都知道,在動物界,如果踏入不屬於自己的領地,必將引發腥風血雨。人,又何嚐不是動物呢?
 

甚至,人的領土意識更強,因為人的秘密和隱私太多了,這些秘密、隱私不僅僅需要房子的幾面牆圍住,還需要一堵密不透風的心牆。

而過度熱情就有試圖“融化“心牆的嫌疑,但是礙於人情,我們不想把事情搞得太過僵硬,於是臉上微笑著回應,心理憋屈著承受。

現在的出租車司機們,都十分地熱情,為了使乘客在乘車的過程中不會感到無聊,便與乘客聊天。

有的就比較精明,找一些有趣的小段子,時常把客人逗得開懷大笑。

但有的就有點熱情過度了,話題沒完沒了。像爹媽一樣問東問西,給人一種無形的壓力,乘客巴不得快些到目的地,以後誓死不坐他的車了。

同樣是熱情,但達到的結果卻不相同。

所謂,施情者強人所難,受情者尷尬不堪。

面對陌生人或者關系一般人的非正常熱情,我們的第一反應是自我防禦:他想干什麼?他想從我這里得到什麼?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這是人類一種普遍的心理,不僅對熟悉的人是如此,陌生人間的交往也是一樣。

嗯,我們人本身就是遵循著“平等”原則與“距離美”原則社交。過度的熱情破壞了這種平衡,人際關系就失去了應有的和諧。

社會學家霍曼斯的“社會交換理論”認為:
 

任何人際關系,其本質上就是交換關系。隻有這種人與人之間精神和物質的交換過程達到互惠平衡時,人際關系才能和諧,而且隻有在互惠平衡的條件下,人際關系才能維持。

一句話:過度熱情的,得不到回報會痛苦;總是得到,沒機會回報的,也會痛苦。

那麼,你對我熱情過分,不是想得到物質上的回報,就是想得到精神上的回報,但是我們並沒有熟到可以交心。

很多人,第一次見面、認識的時候,就非常熱情主動地問東問西,大大地誇讚,表現得像交往多年的老朋友一樣。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所謂的熱心反而會給對方帶來精神壓力,因為友情必然是在雙方的共同努力,相互付出的條件下才能產生。

所以說,真的不能太過分。我們初入社交圈中,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放著我來”。

初見朋友就想知根知底,初入職場就討好前輩,見到單相思的人就死纏爛打,以為自己全心全意為對方做事會得到對方的好感。事實上並非如此。

因為,但凡不是超級貪心、貪便宜的人,都不能一味接受別人的付出,否則心理會感到不平衡。

如果好事一次做盡,使人感到無法回報或沒有機會回報的時候,愧疚感和疲倦感就會讓受惠的一方選擇疏遠。

所以,分得清你我,才穩得住人情。喜歡這篇嗎?分享出去吧!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