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人生格言
  3. 宗教信仰

千萬要謹慎:你不經意的語言變成「咒語」!

  • alphaP

  • 11-26

14799142167032.jpg

中國的古話:為人莫做虧心事,舉頭三尺有神明。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以此來告戒人們,不要想也不要去做壞事,否則,就會遭到神明的懲罰。

  咒語就是施咒者能量的外施作用,它是一種力,可以在被咒者的身上產生作用。祝福和祈禱也是祝福者能量的外施作用,同樣能在被祝福者的身上產生作用。之所以宗教一直存在,其原因就是由於有這一神奇之力的存在,所以宗教才興盛不衰。只不過長期以來,人們不知道形成這一神奇之力的真正原因,所以把它神話了。

  人們的信仰雖然不同,有道教,佛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等。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要求人們要誠,信,善。站在接人待物的角度而言,誠就是對人要誠實,信就是要對人講信譽,善就是要與人為善,多幫助別人。站在宗教的角度而言,就是對信仰要虔誠,要對你的信仰深信不疑,要經常的保持善念。如此,就會得到神力的護佑。

  其實咒語的道理很簡單,用魯迅的話說,就是千夫所指,無疾而終。但是,鄭博士今天想提醒朋友們的是:謹慎你不經意的語言變成咒語!千萬要當心你的「烏鴉嘴」。鄭博士先請朋友們聽聽下面的故事:

  有位博友叫霧夜飛鷹,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同學說起一對夫妻,不知道因何原因在高速行駛的汽車內吵了起來,年輕的妻子忍不住心中的怒火,衝口對駕車的丈夫吼道:「你死去吧!」怒氣衝天的丈夫看著妻子一眼,什麼也沒說,借著飯後的一股酒勁,一打方向盤,沖向迎面駛過來的一輛大貨車。慘劇發生了,他死了,她幸運地活著。

  由此,我也想到家裡一個遠房親屬,他們都是結婚幾十年的老夫老妻了,那年,丈夫突然向妻子提起想回自己多年未去的內蒙老家看看,妻子是堅決不同意,但是,丈夫還是執意堅持,末了,妻子拗不過他,在他臨走的時候狠狠地對他說:「去吧,去吧,死在那邊,別回來了!」真是應了妻子的狠話,他相孺多年的丈夫在老家突發心臟病,死在那邊。

  發生在兩對夫妻身上真實的故事,讓我深深的反思。兩對夫妻都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只是對和自己生活N年的親人,心不再設防,毫不禁忌,應該說的與不該說的脫口而出,他們以為說話就象自己的左手打了一下自己右手一樣容易,不再考慮對方的感受與自尊,殊不知,感情再好的夫妻,說話也要尊重對方,給對方餘地,給自己留下空間。不要隨便對你愛的人下咒語,如果沒有應驗,也會傷了對方,如果應驗,就是傷了你自己,害了你的愛人,毀了家庭。

  鄭博士提醒朋友們注意,千萬不要隨意說出咒人的話,無論是相親相愛的夫妻之間還是朋友同事之間,都要「口中留情」,不能。不管不顧的放肆去說。

  下面五句話是很多朋友都會不經意說的話:

  1、你去死吧。 (詛咒人家去死)

  2、你一輩子受窮 (詛咒人家無錢)

  3、你這沒用的東西(詛咒男人性無能、錢無能、權無能;或者詛咒孩子學業無能等)

  4、你打一輩子光棍(詛咒他人一生都沒有配偶)

  5、你這個小人(詛咒他人變小人,結果自己經常遭遇小人搗鬼)

  當然,還有很多不好、不吉祥的話,鄭博士就不在此舉例了。有一句話相信朋友們都聽說過:「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與此類似的就是:「好話不顯靈,壞話盡成真。」謹慎你我他的「烏鴉嘴」。

  如果,你覺得自己運氣不好、你的愛人沒你期望的那麼能耐、你的子女出息不大,你在感情、婚姻、財運、事業、健康等方面都頻頻受挫,那麼,請你反思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平時是如何說話的,有沒有不吉利的話語?有沒有不吉祥的口頭禪?

  ★所以呀壞話不要講,要多講好話呀!大家明白了嗎?你經常去講,你這個人呀身上有gui了,你著了魔了,越來越厲害,所以這個嘴巴要守住呀!不要去講呀!多講不好呀!

  ★大家明白了嗎。有的話可以講,有的話就不能講,講出來麻煩就開始來了,如果不講就沒有事情,講了就出事了。

  ★做一個人的話,你是修心學佛之人,一定要講善言善語,講得要客氣一點。你看學佛的人跟不學佛的人不一樣在哪裡?首先感覺就是語言上。一個語言上很謙虛,很文明的人他就是學佛的人,而現在很多人嘴巴上學佛,嘴巴上念經,但是一碰到事情,馬上就罵,所以這就不是學佛。真正學佛的人你不管走到哪裡你感覺他象一個菩薩的話,實際上他的語言措詞都是很溫柔的,都是溫柔和溫暖的,所以我希望大家明白。

    (上文轉自《鄭博士風水中國博客》)

 

              索達吉堪布:應以正知正念攝持自己的語言

  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勿佞巧——《弟子規》

  「話說多,不如少」:人平時不要有太多話,否則言多必失,說多了容易成為惹禍的根源,不如在適當時機,說一些符合實際的有義之語。

  當然,有些人說話怕得罪人,整天三緘其口,什麼都不敢說,這也不對。麥彭仁波切講過:該說的不說,則辦不成事情;不該說的說了,就會招來禍患。可見,說話要掌握技巧和分寸。然而世間上許多人,不該說的反而說得特別多,該說的又表達不出來,最終做什麼都不成功,這種現象不勝枚舉。因此,話不必說得特別多,關鍵要說得有意義。

  「惟其是,勿佞巧」:說話的時候,語言應真實、老實,不能用花言巧語欺騙別人。

  其實,說話可讓我們了解一個人的智慧。智者總說對自他有意義的語言,而愚者嘴上雖誇誇其談,卻沒有什麼能用得上的。荀子也說:「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意即君子學習是為了完善自我,而小人學習是為了賣弄和嘩眾取寵。有些人就是這樣,只會說、不會做,讓他說的話,可以天南地北、海闊天空,講得頭頭是道;讓他做的話,卻一無是處。因此,嘴巴太會說的人,我不敢特別信任,不然,他講起來倒很漂亮,可是一做起事來,只怕讓自他非常失望。

  此外,我們平時說話要有分寸,不要信口雌黃、胡說八道,不然就會招致禍患。肖子良(一作晉傅玄)在《口銘》中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無論是修行人還是世間人,對此都應值得注意。有些人也許是不懂,由於父母沒教、老師沒講,故說出來的語言,最後給自己帶來許多危害,這是沒有必要的。當然,佛法方面、對自他有利的話,該說時一定要說,如經云:「若說悅耳語,成善無罪業。」而不該說的有些話,最好不要說。

  《墨子》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子禽向老師請教:「多說話有好處嗎?」墨子答道:「癩蛤蟆和青蛙,白天晚上叫個不停,叫得口乾舌燥,也沒有人去聽它的。你看那雄雞,在黎明按時啼叫,天下皆為振動,人們早早都起來了。所以,多說話有什麼好處呢?重要的是,話要說得切合時機。」

  有些人整天嘴巴講個不停,有用的一句也沒有,只是愛說是非、挑撥離間:「過來過來,我給你講一下,某某人幹了壞事,你知不知道啊?」一講人家的壞話,眼睛都開始發光,口才也非常好;而一讓他講考,或講些佛法道理,他就偃旗息鼓,開始打瞌睡了。這樣確實不太好,會讓別人生厭煩心。

  因此,我們應長期以正知正念攝持自己的語言,否則,就會如麥彭仁波切所言:「語言若不莊重者,如同烏鴉眾人恨。」烏鴉成天哇哇亂叫,人們把這聲音視為惡兆,所以都討厭它。同樣,語言不莊重的人,說起話來東拉西扯、喋喋不休,也會招來很多人的憎恨。所以平時說話要注意,有意義的話可以說,而沒有意義的,就不必多講。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