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經、念佛如何正確迴向 以及 為什麼要迴向?
-
alphaP
- 01-01
(1)比較流行的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以及迴向西方凈土的偈:「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2)如果想迴向給某亡者A, 則可以這樣念: 「願以此誦經持咒念佛功德, 迴向給A(居士, 法師, 先生, 女士,......), 消除業障, 往生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
(3)如果想迴向給自己(B)的冤親債主, 則可以這樣念: 「願以此誦經持咒念佛功德, 迴向給弟子(B)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消除業障, 往生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
或者, 地藏孝親網的方法:
迴向文(每次做完功德後迴向):
(合掌)弟子×××願以此所誦《地藏經》×部(或念佛菩薩聖號×萬聲)之功德,迴向給弟子(或指定他人)×××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歷代宗親。祈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做主,超撥他們,令業障消除,離苦得樂,往生凈土。弟子×××真心求懺悔。(念三遍)
註:此迴向文是專門指定迴向給自己或親友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不用於做其它的迴向。
迴向後再為冤親債主、歷代宗親念誦以下三皈依文:
願弟子×××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歷代宗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皈依佛不
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旁生(畜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南無阿彌陀佛。(念三遍)。
為什麼要迴向 迴向是修行的根本
佛教徒修行的最終目的,無非是覺悟成佛,而成佛的根本即是自利利他。自利,就是要成佛;利他,是要普度眾生。要成佛,必須普度眾生,隻有普度眾生才能成佛。
成佛有八萬四千種法門,普度眾生也有多種途徑。而「迴向」卻是修行中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一種法門,普度眾生最便捷的一條途徑。迴向:回是迴轉,向是趣向。迴轉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於其他,叫做迴向。另因以大悲心,救護一切眾生,迴向有三類: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
綜觀所有佛教典籍,佛事活動,最終無不將所有修行功德迴向給眾生。上面的三種迴向也都包括其中。那麼為什麼要迴向呢?可能很多人每天做完佛事活動,或是誦完經之後,都要例行公事的有口無心的去讀一讀迴向文,其中深意很少有人用心的去理解,殊不知迴向文才是修行的總結,成佛的根本。
如: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這首迴向文很明確的告訴行人,要將修行功德首先要迴向莊嚴佛的凈土,還要上報四重恩(父母恩,師長恩,國土恩,眾生恩),下濟三途苦(地獄,餓鬼,畜生),還希望見者聞者,都能發菩提心,力求在這一世報身中就能脫離生死輪迴,與行者共同得到極樂世界中去。
在修行中,無論是念佛也好,參禪也好,行善也好,哪怕是修到一點點功德,都要迴向給六親眷屬和法界眾生,讓他們都能得到利益,這也就是普度眾生。佛說:「業不重不生娑婆」。我們之所以生在這個五濁惡世的娑婆世界,就是因為我們的業障深重,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為非作歹而導致我們永遠的沉淪於六道不能脫離。
試想我們這個地球上的人類已經有幾十億,能否在其中找出兩個生命軌跡完全相同的人呢?答案肯定是沒有。究其原因,那就是眾生所造之善惡業因不盡相同,所感果報也就千差萬別。這就是說明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六道之內輪迴,其根本原因就是與眾生結下善惡業因所造成。「愛」是生死輪迴之根本;「恨」是因果報應之淵源。
如果斷絕了愛或恨,善或惡的羈絆,那麼修行的道路就會一帆風順,成等正覺就是很容易的事了。所以,我們修行人在每次修行之後,都要將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法界眾生。就如我們對待現在的仇人,在對其毫不報惡,始終於善的情況下,以自己的慈悲心來感化他,對方就一定不會再以惡報惡了。
眾生也是一樣,我們把自己每天修行的功德迴向給他們,令他們得到快樂,得生善道,那眾生也就不會再來障礙我們的修行。從表面上看來,我們把修行的功德迴向給眾生,那就是在利他,也就是在普度眾生。利益了眾生才是真正的自利,因為沒有了冤親債主的障礙,自己修行的道路才會平坦。
如果修行沒有障礙,那覺悟成佛也就是近在咫尺的事了。所謂「不二法門」,即是此理。自利即是利他,利他即是自利。前面所說的:要成佛必須普度眾生,隻有普度眾生才能成佛,道理也是一樣。
《地藏菩薩本願經·校量布施功德緣品》中:佛告地藏菩薩,行人在修行之後,如能將修行功德再迴向於眾生,這樣的利益,就是成佛的根本,整品之中皆是讚歎布施迴向的功德。可想而知,迴向對修行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菩薩在五十二位修行當中,十迴向也就是成佛最後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