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人生格言
  3. 宗教信仰

【一日禪】布施才是幸福

  • alphaP

  • 12-07

與智者為伍,攜善者同行

1480998150367.jpg


14809981503185.jpg


布施

  佛家言:「富貴由布施而來,貧窮由慳貪而來,布施不但是一種慈悲的表現,也是解除苦惱,戒除貪念的法門,因為布施是容易行持的一件事。」 


  行菩薩道有六種渡化眾生苦惱的方法,叫做「六度」。其中內容第一為布施;二持戒;而後忍辱、精進、禪定與智慧,以布施為先。而與人相處四攝法中,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還是以布施為首。由此可知一個學佛者,首先必須以布施來修起,然而真正的布施,是不去求回報的,甚至不會去執著於布施的財物與功德以及布施的人,如此才是真正慈悲的行為。 


14809981686211.jpg


  布施的方式,大概可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什麼叫做財施呢?財施是施捨財物給人家,財施又可分為內財布施與外財布施兩種。什麼叫內財布施?內財布施就是將身上的血液、眼睛、腎臟等器官捐獻給人家。所以捐血、捐眼角膜、捐腎等行為,都是內財布施的一種。甚至布施我們的時間、精神、力量去幫忙、解決人家痛苦的問題,這也是一種內財布施。外財布施是指身外之物,如金錢、食品、醫藥、衣服等布施給人家,解決人家生活的困苦,這叫外財布施。 


  再說法施,什麼叫法施?就是演講佛法給人家聽,說一些人生的道理,勸人改過向善,使浪子回頭不去為非作歹,乃至為人講解醫學常識及養生之道,使人能防治病苦的發生,都叫做法施。所以法施除了講經說法之外,還包括誦經、拜懺的功德迴向親友,令其消除業障,增長智慧,這都叫法施。而法施令每一個人能夠分別是非善惡,不會去危害社會,造惡業受苦報,自可帶動整個社會的安定,所以法施在所有布施中,功德最大。 


  第三無畏施,無畏施是舒解寬慰人家的煩惱、痛苦、恐怖、緊張與打擊。譬如幫助人家脫離險境。身受冤枉的人,可以為他申冤、解愆,平反受冤的眾生,為人打抱不平,為人釋放心中的悶結,陪伴膽小的人,走過黑暗的道路。或者在意外事故之中,如在發生火災、水災、山難、車禍等現場中能不顧生命危險,自告奮勇去參加救命支援的工作,這都是無畏施的一種布施。 


14809981945370.jpg


  布施不但可以治窮,亦可常常心生歡喜。俗語說「助人為快樂之本。」如果一個人慳貪,善於計較,這個人一定活得很痛苦,因為他每天太執著於他的錢財,所以過著執著慳貪痛苦的日子。所謂布施者,皆可得其利益,俗云:「知足知施,福德安樂。」又言:「捨得!捨得!有舍才能得,不舍怎能得呢?」有付出才能有得,所以佛陀為人開示說:「世間有人得富貴,系前世常行布施助人,所以今生得到富貴。」布施是以有形的財物,轉換為無形的福德,將不堅固會毀壞的物資,變成堅實不毀壞的功德財,將財物轉為堅實的福德與法財就不會損壞,不被五家所奪取,而且未來世可以得到福報、庇蔭子孫。俗語說:「留書給子孫,子孫不一定會讀;留財給子孫,子孫未必會守;留德給子孫,才會出好子孫。」 


  所以,布施是儲存我們財物最好的法門,而且布施是一種利人利己的行為。在當今社會,如果人人能夠時常幫助人家,時常布施我們的財物,為人解困,相信這個社會人間,一定處處充滿喜悅和樂,人人過著安居樂業的幸福人生。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