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人生格言
  3. 宗教信仰

為什麼佛前供水、花、香、燈、塗、果、樂等八供呢?

  • alphaP

  • 02-09

14681200766141.jpg


獻供是佛法修習的一部分,有些寺院中所看到的供品是依傳統方式獻供的。這些獻供不僅僅是儀軌的一部分,而是發願服務眾生的延長。
  

獻供是執與貪的對治方法。獻供有其物質的意義,就是一個人獻出他所有的有價值的物品。或者,某些人可能象徵性地獻出所有財物,想像眾生因此獲益,一切睏乏獲得補償,圓滿布施波羅蜜。一般言之,佛壇上獻供以七種為一組,放在七個容器中,每一供品均有其特別的意義:

"水"之供養 (一) - 飲水

  第一個供品是飲水。供水的功德是在消除眾生的口渴,尤其是餓鬼道的眾生可以因此而解除口渴的痛苦。供水亦有使眾生廣被佛法慈悲,終能身心清涼的目的。

"水"之供養 (二) - 浴水

飲水及浴水做為供品,並非佛陀口渴或需要清潔,而是向皈依的對象獻水可以幫助我們積聚功德而得到自身的清凈。我們的身體有許多缺陷而且很脆弱,獻供的目的也有消除我們修法、修習禪定及了解佛法時會遇到的障礙。
  

供水時,杯子要擦乾淨,先倒入一點點水在第一杯中,於後依次過濾一遍。再以一粒米寬的間距排整齊。由右邊到左邊依次倒入清水。不宜太滿,可保留一粒米之高度,特別要注意供水的五種過誤,要能遠離才可得到五種功德。

"花"之供養

第三個獻供是花,以此將成就者周圍莊嚴,雖然獻花對於圓滿的佛界並不需要,但這對獻供者有利益。也讓我們有意願使所有眾生可以找到高貴的住所,終極可具備像成就者一樣圓滿的種種相貌及特質。
  

如何以供花來累積福德資糧呢?
  

從前迦那迦牟尼佛在世間應化時,許多比丘在城中托缽,富貴人家以美食供養,而一貧窮人什麼也沒有,但他對比丘生起無比信心,恭敬地在草地上摘了不同顏色的各種花朵,以很清凈虔誠的心來頂禮,供養。他後來在釋迦牟尼佛的祇園精舍投生為一富貴人家之子,相貌莊嚴美好。出生時,天降花雨,得到『花神』之名,這位『花神』後來長大,在佛前受比丘戒得到羅漢之果位。可見供花時,最重要的是以虔誠清凈的心,發願眾生皆能得到佛陀究竟果位,即使是小小的花朵,也因發心廣大而會有極廣大的功德利益。

"香"的供養


獻香並非因為佛菩薩需要藉此除去身上的味道,而是獻香可以消除不快及不健康臭味的產生,所積的功德最後可實現修行深妙香氣的完成。據說完成修行的人都被甜蜜芬芳香氣所包圍。

"燈"的供養


第五種供品是燈燭。諸佛菩薩,用他們慧眼來凈觀,並不需要燈燭來為他們照明。獻燈是讓獻供者練習觀想所有眾生的無明都獲得清除,獻燈也是為了最後在眾生中知識及經驗可以明白的表現出來正如在佛陀及覺悟者清凈心中自然流露的一樣。
  

材料方面如燈油不論奶油、酥油、植物油都要很乾凈。供杯不論金、銀、銅、鐵、陶、玻璃等不同材質,以自己能力為考量重心,而燈心要格外潔凈,根部直穩,表戒律清凈。中部厚實,表禪定力佳。末梢心尖易點著,表智慧力。

"塗香" (香水)


容光煥發而圓滿的成就者當然不需要塵俗中的香水來經驗自然圓滿境界,但我們獻香水是為了暫時凈化不良的習性,如貪、嗔、癡,而最後不但是習性,連外界周圍也被清凈而圓滿了。

"食物"、"果"之供養


第七供即是食物。成就者不需要食品之供養,供食品之目的是暫時消除眾生飢餓的痛苦,並帶來充分之食物。最後獻食物可令眾生經驗到靜思圓滿的境界『三摩地』,令眾生依靜思之自然資糧而生活。
  

談到供果來累積福德資糧前,先說一則小故事:過去印度有一對貧困的母子,當兒子遠去他方種田時,母親為他備了食物作為午餐。當他正想吃時,來了一位托缽的比丘,兒子想我們家前輩子也沒累積資糧,如果這輩子不累積資糧,下輩子會更貧困啊!於是以恭敬清凈心供食給比丘,併發了很大的願。這一念殊勝的大願,使他下輩子轉生為王子,吃穿不愁。因此我們也要以清凈心為自己及虛空的眾生髮願供養三寶,由於發心清凈,並且迴向,不隻得到國王果位,還會獲得佛陀之圓滿果位呢!

「樂」之供養

供養美妙音樂作為累積資糧之方式又如何呢?
  

我們先以鈴之妙樂為例。一般在佛堂或佛塔、寺院的角落有鈴,風吹鈴響,以此妙音供佛之意是對佛陀身法意清凈之讚頌、用唱頌方式禮讚三寶、功德尤其廣大。過去,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國王叫波斯匿王,他帶著眷屬一起去隻陀林,忽聞妙音響起,一路上連大象、馬匹、畜牲們都駐足諦聽。波斯匿王十分好奇,心想是誰的歌聲如此迷人,連畜牲們都如此沉醉?原來是一位個子小小的比丘唱頌的。波斯匿王請教佛陀:「小小個子比丘是什麼因緣而有此美妙唱頌能力?」佛陀說:「因為他曾在迦葉佛的舍利塔上供了一個金鈴子。併發了清凈的大願,因此在五百劫之間,都有能力唱出美妙之聲音,令眾生陶醉。」
  

所以我們在佛堂以三清凈來供養:發心清凈、正行清凈以及迴向清凈。不論風吹小鈴、大喇叭、哨鈉、笛子、跋.…供養之後,都可能如小小個子的比丘一般,具足佛音六十支的美妙成就。
  

為什麼佛前供水、花、香、燈、塗、果、樂等八供呢?


這是緣自印度的習俗,客人來到家中,先招侍人喝水、然後洗腳,再掛朵花在脖子上,以香薰一薰全身,然後亮起燈來,身上塗得香來,並給予食物招待,全部都俱全之後,再彈琴給客人享受。
  

我們供養佛陀以八供,但其實三寶是不需要這些供養的。這一切都是為了眾生能累積資糧而來做八供的,而供養也以發心廣大的前行、思惟三輪體空的正行及普皆迥向的結行三清凈為關鍵。


供水時,杯子要擦乾淨,先倒入一點點水在第一杯中,於後依次過濾一遍。再以一粒米寬的間距排整齊。由右邊到左邊依次倒入清水。不宜太滿,可保留一粒米之高度,特別要注意供水的五種過誤,要能遠離才可得到五種功德。

在供養的時候必須如法地進行供養,因為這涉及到相關的緣起,若如法作供養則能積聚殊勝福德,反之則造不好的緣起。首先供杯要擦拭乾淨,供杯之間的距離不可以太遠,若是太遠的話代表與上師分離;但是也不可以太近,供品間距離太密則會造成將來你的心識遲鈍,不會有敏銳的聰慧之緣起;另外注意供杯如果碰在一起發出聲音的話,會種下心智瘋狂的因,所以要小心;供杯排列要整齊,不可以彎曲(供品排直表義心直);在上供時,不應把空杯放佛壇上才倒水入杯中,而應先在杯內放一點水,在供桌上放好位置,再以壺添滿,這樣可避免空杯作供的不吉祥緣起。若是水太少的話,代表財富受用也會減少;供水太滿導致溢出,有持戒不嚴之緣起;另外,把供品放下時有聲,則有心不平靜之緣起。

這些都是供水或供養八供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希望這些對您有所幫助。


從右邊往左邊倒水的說法,隻在此文中見到,未知為何。一般供佛都是從自己左手(佛像的右手)開始依次供水。收時自右手開始收。


在修無上瑜伽本尊的人來說,可能會供兩排,一排供品從左到右(佛像的右手開始),一排從右到左(自己的右手開始),對應供養自觀的的本尊,收的時候,方向也是相反的。詳情暫且不說了。對於具體供水的步驟,《掌中解脫》雲:「關於獻供的具體方法,這裡以供水為例,稍作表述:必須先將供杯仔細地拭擦乾淨,然後將供杯一字排開放在供桌上。應當避免杯與杯之間的間距過遠,否則將與上師分離:也應當避免兩杯相觸,否則就成為鈍根;供獻時如果發出響聲,也將導致瘋狂等等。空的盛器放在供桌上會減少我們的福德,所以在排列前,應先將供杯迭成一迭,往最上面的碗里注入少量的水,並誦三種子字加持,隨後倒少許水到下面的一個杯中,再放到供桌上。依次重複進行整個過程,直至所有的杯子都排列在供桌上。這樣的話,就沒有一個杯子是空的。


  ◆  ◆

另外供養一篇關於供水的文章(轉帖)


供水時的注意事項及觀修法

1.擦拭供杯:每天擦供杯時,要以乾淨的毛巾徹底擦乾淨,不可留下濕氣。如果供杯有汙點,應該用沙或者其他清潔劑洗乾淨。

擦拭供杯時的思惟法與清理房間相同。應思惟毛巾代表方便與智慧,代表整個菩提道,擦拭時,可以思惟在凈除自己和眾生的兩種障礙。
  

2.凈化供杯:如果你有香,可先點香,然後將供杯放在香的上方薰一下,以凈化供杯,再把供杯疊在一起。要注意:空杯的杯口不可以朝上。
  

3.以無垢凈水供養:可以在供水中加入藏紅花水,顏色應該是淡淡的金黃色,不可太濃。藏紅花具足香氣,能使水變得清香,可以代表香水,消除臭味,而且使水色美麗,令人心情愉悅。也可思惟是供養香水。

4. 為了避免呼出的濁氣汙染供品,應該將嘴巴覆蓋起來,或戴上口罩。
  

在佛龕前供養供品時,不應認為自己隻是在雕像或唐卡前供水,而應該如同在國王或高證量上師面前服侍他們一般。由於我們的業障,使我們無法將這些佛像視為真佛,但諸佛菩薩都在那裡,整個資糧田也在那裡,而我們目前的業力,使我們隻能看到本尊的圖像或雕像。這在菩提道次第中提及過。
  

5.先緣杯:在把供杯放在供桌上之前,先在杯中裝一點水,這樣才是吉祥的供養。方法是在每組第一個供杯裝滿水,再把大部分的水倒入下一杯,第一杯裡面留少許水。再把第二杯裡面大部分的水倒入第三杯,依次倒到最後一杯。亦即,杯口朝上時,避免為空杯。
  

如此做是有原因的。在密勒日巴傳記載:密勒日巴尊者供養上師瑪爾巴一個赤銅的缽,但卻是空缽,以致後來修行時,在食物及生活必需品方面非常匱乏。瑪爾巴上師知道這樣的供養不太吉祥,所以要密勒日巴在缽中裝滿酥油和蠟用以供燈。這樣吉祥的供養,成為密勒日巴後來能證悟空性及成就光明與幻身之因。
  

同樣的,供養善知識時,也要在容器內裝一些供品。
  

6.加持供品:倒水同時要念「嗡啊吽」加持。如果未先加持而直接供養,雖然會有功德,不過這樣的供養容易造成障礙,使心變得不清凈、不穩定。
  

每一種供品在供養時,都要念「嗡阿吽」來加持,否則會有不同的障礙產生。
  

7.倒水方法:每杯水的開始先慢慢倒,然後加快,最後再放慢,供水應該倒至離杯邊緣約一粒米距離處,而不要全滿。這樣可以避免供水飛濺的聲音,也可避免收供杯時濺濕供桌。
  

如果你倒太多水而溢出供杯外,將來你雖有才智卻會不穩定,會健忘或心智不清明,諸事混淆不清,無法記得字句或其含意,或者你會把意思混淆,而且也可能使你持戒不嚴謹。
  

8.擺設供杯的距離:杯與杯之間的距離應該是一粒米的寬度,不要相隔太遠,但也不能太近或碰觸。若是供杯間的距離太大,造成不吉祥的緣起,將會使你遠離善知識。若杯與杯間的距離太近或是相碰觸,會造成將來你的心識遲鈍,不會有敏銳的聰慧。
  

供杯要排列成直線,顯得很莊嚴整齊,不要擺得彎彎曲曲的。它的含意是不要以扭曲的心來供養,亦即應以不受世俗名利汙染的清凈心來供養。
  

供水完畢時的觀修及迴向
  

供水完畢時,可以再念「嗡啊吽」,或持《供養陀羅尼》使供品增長廣大。


供水完畢時,可以再念「嗡啊吽」,或持《供養陀羅尼》使供品增長廣大:


嗡,那摩,巴嘎瓦迭,本劄,薩拉,帕麻大涅,答他嘎答雅,阿哈迭,三藐三,布答雅,答雅他,嗡,本澤,本澤,瑪哈,本澤,瑪哈,顛劄,本澤,麻哈,毗帝雅,本澤,麻哈,玻提吉答,本澤,麻哈,玻提,曼多,巴薩,帕麻那,本澤,薩瓦,嘎麻,阿哇拉納,比修他納,本澤,梭哈(念三遍)。


口中念誦加持真言,心中觀想將水供養十方聖物及諸佛菩薩。持此真言不僅能加持供品,也能使資糧田中的每位聖者皆受到供養,使他們的聖意生起大樂。


不論是供養任何本尊,應思惟:對我們而言是水,但是對佛菩薩及本尊而言,這些是甘露。即使是天界眾生,所見到的也是甘露,更何況是圓滿成就出世間空樂不二的佛陀。


完成一組供供後,可再重複一次前面的觀修。


最後應迴向:「願將這供水的功德以及一切眾生和自己所累積的一切功德,僅僅迴向給一切有情眾生,而不是迴向給自己。」這是祈求此功德而來的樂果,讓一次有情受用,而不是由自己來享有它。

每次念迴向文:「勝菩提心極珍貴,諸未生者令生起,令已發者不衰退,輾轉增上恆滋長。」迴向菩提心的生起時,也都應如此思惟。

如此思惟可成為修心五力,累積功德以生起菩提心。為了善業種子力,應該盡力迴向,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要迅速成佛。


特別聲明:本公眾號文章除特別標明原創的,其餘文章均來源於網路,侵刪。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