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人生格言
  3. 宗教信仰

莊子|天人合一,順其自然的活著

  • alphaP

  • 02-10

14829770181451.jpg


  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凈無為」,是老子思想的繼承者和發揚者。莊子為人處世有四個特點:一曰立場:站在環中,不持立場;二曰方法:信奉無為,道法自然;三曰理想:追慕澤稚,精神自由;四曰修養:緊守心齋,自凈其意。「


  莊子生活貧窮困頓,卻拒絕榮華富貴、權勢名利:


  一天,莊子正在渦水垂釣。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來聘請他道:「吾王久聞先生賢名,欲以國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為君王分憂,下以為黎民謀福。」莊子持竿不顧,淡然說道:「我聽說楚國有隻神龜,被殺死時已三千歲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錦緞,供奉在廟堂之上。請問二大夫,此龜是寧願死後留骨而貴,還是寧願生時在泥水中潛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願活著在泥水中搖尾而行啦。」莊子說:「二位大夫請回去吧,我也願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莊子與惠子多有衝突,卻視其為人生知己:


  惠施在梁國作了宰相,莊子去見見這位好朋友。有人報告惠子:「莊子來,是想取代您的相位。」惠子很惶恐,派人在國都中搜了三日三夜。莊子來見他,道:「南方有隻鳥,其名為鵷鶵(一種類似於鳳凰的鳥),您可聽說過?這鵷雛展翅而起,從南海飛向北海,不是梧桐不休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這時,有隻貓頭鷹剛抓到一隻腐鼠,恰好鵷雛從頭頂飛過。貓頭鷹急忙護住腐鼠,發出『嚇』的怒斥聲。現在您也想因為您的梁國來嚇我嗎?」


  在亂世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無恃的精神自由:


  莊子說:「無樂方為至樂,無為方可保命。天下是非果未定也。不過,無為可以定是非。至樂活身,唯有無為可以保命。為何這麼說呢?天無為而自清,地無為而自運。此兩無為相合,萬物皆化生。恍恍炮炮,不知所由;恍恍惚惚,不知所出;萬物紛紜,皆從無為而生。因此,天地無為而無不為,人誰能體會到無為的益處呢?」


14829770181664.jpg


  天人合一,眾生平等:


  莊子臨終之日,弟子侍立床前,悲泣道:「弟子跟隨您至今,受益匪淺,卻無以為報。想先生貧困一世,死後竟買不起棺槨,也沒什麼陪葬。弟子所悲者,即為此也!」莊子坦然微笑,說道:「我以天地作棺槨,以日月為連璧,以星辰為珠寶,以萬物作陪葬。我的葬具豈不很完備嗎?還有比這更好更多的陪葬嗎?」弟子道:「沒有棺槨,我擔心烏鴉、老鷹啄食先生。」莊子平靜笑道:「在地上被烏鴉、老鷹吃掉,在地下被螻蟻、老鼠吃掉,二者有什麼兩樣?奪烏鴉、老鷹之食而給螻蟻、老鼠,何必這樣偏心呢?」


  莊子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


  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閑;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不為福先,不為禍始;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淡然獨與神明居。


1482977018369.jpg

莊子以他無與倫比的智慧,越過知性與倫理直入美的境界,人在此中,得以自由,萬物在此中,亦得以自由,與宇宙精神交通,則我們的精神重返天地萬物。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