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勵志故事
  3. 人生感悟

10 個說話技巧,「好人緣」自動來報到 ...

  • alphaC

  • 02-19

「收買人心」最便宜的做法!搞定 10 個說話技巧,「好人緣」自動來報到 ...

 

(圖片來源:tecnovoz)

 

說話是一門學問,

同樣的事,同樣的話,

換個方式說,

達到的效果卻完全不同...

 

「好話」怎麼說?

趕緊接下去看看吧...

 

 

1、說話過程中

保持兩個基本原則

 

(1)觀點對錯不判斷

我們在說話時,最容易犯的錯誤

就是自己在心裡判斷對方的觀點。

其實每個人的觀點,

隻是對事物的不同的看法,

很難做出誰對誰錯的判斷。

 

之所以要判斷,

是因為在我們自己的頭腦中,

有一套自己的處理事情、

辨別是非的價值觀或方法論,

它不能代表別人,更不能代表真理。

 

如果邊聽邊判斷,

就會對說話者在心裡定格,

也就難免會在談話中帶有情緒、言詞上的不良表現。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

隻有細心的傾聽完其表述,

才會知道事情與觀點的原委,

做出正確的分析、判斷,

也許對方能給你帶來一套全新的觀念或創意。

抱著將要發現新大陸的心態去傾聽,

他(她)會興致勃勃。

 

(2)充分的尊重

孔聖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

人對事物的觀點方法也是不同的,

抱著一種學習的態度去與人交流,

這是產生尊重的基礎。

 

尊重能保持你在交流中的良好姿態;

尊重能讓對方感覺到你的真誠可敬;

尊重能讓人向你展示到心靈最深層。

讓別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

 

 

(圖片來源:隨意窩)

 

2、儘量不使用否定性的詞語

心理學家調查發現,

在交流中不使用否定性的詞語,

會比使用否定性的詞語效果更好。

因為使用否定詞語會讓人產生

一種命令或批評的感覺,

雖然明確地說明了你的觀點,但更不易於接受。

 

如:「我不同意你今天去北京」這句話,

我們換一種說法;

「我希望你重新考慮一下你去今天北京的想法」。

交流中,很多的問題都是

可以使用肯定的詞語來表達的。

 

3、換一個角度表達更易接受

漢語是世界最複雜的語言之一,

這種複雜性,也說明了它的豐富多彩,

同樣的一種觀點就會有多種表達的方法。

 

如,我們要說的意思是一個女士很胖。

一種說的方式:「你真的很胖,需要減肥」;

另一種說的方式:「你從前一定是個很苗條的人」。

表達的方式還會有很多種,如果你是那位女士,

會喜歡哪種說法,當然是第二種。

 

所以,

我們在要表達自己的觀點時不妨深思三秒鐘,

也許會生成更精彩、讓人喜歡的語言。

 

(圖片來源:360圖片)

 

4、運用好你的肢體語言

肢體語言包括身體各個部分

為表達自己觀點而配合的各種動作。

文字、語調、肢體動作構成了人交流的一個表達系統,

隻有各個部分完美的配合,才能產生最佳的效果。

有研究表明,

交流時文字、語調、肢體動作等所產生的作用是不同的,

文字占 7%,語調占 38%,

肢體動作(語言)占 55%。

 

如,我們僅看文字「這是一百萬元」,

你可能很難作出正確的判斷,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但如果加上語調和表情就會很易理解其要表達的意思。

如:我們在說「這是一百萬元」時,

加上吃驚的表情和語調,

就會讓人產生,來的很突然的感覺;

如果加上很憤怒的表情和語調,

就會產生惹了大禍的感覺,

還會有很多的意思可以表達了。

 

5、寄予希望比命令更有效

命令式的語言能給人以歧視、不尊重的感覺,

這種感覺會削弱人的積極性,

有時還會讓人反感,產生這樣的感覺,

自然會對結果產生不良的影響。

 

如: 「你必須在五天內完成這項工作。」

變成這樣的說法:

「依你的能力,相信你會在

五天內出色的實現我們的目標。」

 

這種表達交流方式,在工作中的效果是最顯著的,

要養成這樣佈置任務或工作的習慣,

不但不降低你的權威,反而會更大提升你的魅力。

 

 

(圖片來源:大紀元德國生活網)

 

6、一語概全最傷人

說話就事論事是最基本的要求,

但很多時候人們說話時,

就會把意思擴大化、深層化。

 

如,孩子在倒水時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

家長有時就會說:「你天生就是一個敗家子。」

想一想,就打碎一個杯子,就把人定性為敗家子,

這與文化大革命有什麼區別。

換一種說法:「沒關係,以後注意,

你能自己倒水,說明你在成長,我們很高興。」

 

切記,

從觀念上不要給任何人下結論;

從語言上不要給任何人下定論。

事情是變化的,人也是在變化,

每個人都有善良的一面,每件事都有積極的因素,

就事論事,決不概全。

 

7、情緒不穩少說話

人在情緒不穩或激動、憤怒時,

智力是相當低的,心理學研究證明,

人在高度的情緒不穩定時,智力隻有 6 歲。

在情緒不穩定時,

常常表達的不是自己的本意,

道理理不清,話也講不明,更不能做決策,

不要相信「急中生智」的謊言。

 

生活、工作中,一句反目成仇,

甚至鬧出命案的例子舉不勝舉。

 

 

(圖片來源:360圖片)

 

8、幽默的話語分時說

有人很幽默,給人添加了不少交流的歡樂,

但幽默要分時分地使用,

切不可不分時間、地點隨意幽上一默。

 

唐王李世民是一代明君,

但卻因大臣的一個幽默錯殺了一員大將。

 

有一次,李世民接到密報,

說邊疆守將王和可能要謀反,

逐約幾名朝廷重臣商議,

這時大臣李展內急,因事情緊急,

李世民與幾個重臣就先開始商議對策,

正在大家拿不定主意時,

李展如廁回來了,他回來看大家都很嚴肅,

就想幽默一下活躍一下氣氛,

說到:「惡疾之存,傷身誤國,斬之最佳!」

他本意是說自己拉稀,

又傷自體還誤國事,沒有了才最好呢。

可李世民沒有那麼想,

他以為李展是讓他殺了王和,

就說到:「依卿之意吧」,

李展還說:「皇上聖明」。

事後查明,王和根本沒有反心。

 

9、愛是一股無窮的力量

說話時以愛為根基,

從關愛的角度去表達自己的觀點,會讓人產生力量。

我們常常會鬧出這樣的笑話,孩子犯了錯,

家長一怒之下,把孩子暴打一頓,

還會美其名曰:「我不是為你好嗎!」,

你能肯定你的孩子會把你的行為理解成為他好嗎?

 

部屬有了問題,領導會猛批一頓,

並會最後補上一句:「這是為了讓你記住,也是為你好!」

你的員工怎麼理解,誰都說不準。

 

 

(圖片來源:圖圖網)

 

10、能讓出成績也是一種藝術

誰也不會喜歡一個搶功的人,

人們往往更希望得到鼓勵,讓出成績也是鼓勵,

這主要是指智慧上的成績。

 

如,我們在探討某某難題的解決方案時,

有時是在自己的提示下,別人想到了辦法,

這時就需要說:「你這個方法很有創意,可以一試。」

而不是說:「我想法啟發了你」。

 

說話能讓人喜歡,

不隻是一個表達技巧的問題

還而要我們養成學習、觀察的好習慣,

不斷的約束與修煉自己,要常反思,

悟出來的才真正成為自己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培養好自己的語言魅力吧!

(文章來源)

文章來源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