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勵志故事
  3. 心靈成長

避孕套與安全套有什麼差別?杜蕾斯&大數據告訴你答案

  • alphago

  • 05-10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這篇文章,並不是想給大家科普什麼叫“避孕套”,什麼叫“安全套”,而是想通過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些營銷方面的知識。畢竟,套套雖然能改變數十億人的命運,卻改變不了你自己的,但知識可以...

避孕套與安全套的差別是什麼?

有差別嗎?

也許,大部分人都以為它們都是同一種東西。

然而,在一次偶然的、無聊的數據挖掘過程中,我卻發現:

它們的差別還真挺大的!

以下是我對“避孕套”和“安全套”這兩個關鍵詞進行監測的結果:上圖是提及“避孕套”的用戶數量(Y軸)和用戶使用的手機品牌(X軸),下圖是提及“安全套”的:

數據來源:FooAds

看出來了嗎?

在提及“避孕套”的用戶中,使用最多的手機品牌依次是:vivo,OPPO,iPhone,華為,魅藍…

而提及“安全套”的用戶中,使用最多的手機品牌依次是:iPhone,vivo,OPPO,小米,華為...

ps,由於我試用的是還未正式上線的產品,所以有些地方還不完善,比如圖中把“華為”和“HUAWEI”當成了兩種品牌,數據顯示也不完整等等...不過,這並不影響本文的主題...相反,正是由於這次意外的發現,才讓我對避孕套和安全套這兩種看似相同的東西有了更深的認識...

為什麼在提及“避孕套”的用戶中,使用iPhone的用戶數量只排第三,而在提及“安全套”的用戶中,使用iPhone的用戶數排第一?

其實,不僅僅手機品牌,就連用戶的性別也有所不同。

在提及“避孕套”的用戶中,女性用戶占57.20%:

數據來源:FooAds

而提及“安全套”的用戶中,女性用戶則占47.49%,比例減少了10%左右:

數據來源:FooAds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避孕套與安全套究竟有何不同?

在正式回答之前,先來看看我在百度上搜索時,看到的杜蕾斯官方給出的答案(下方藍色字體):

避孕套和安全套的區別一

避孕套和安全套是有區別的,安全套不是避孕套,安全套除了避孕之外,更為重要的用途是有阻隔病毒的作用,而且通過國家認證的安全套品牌很少,知名[兩.性]品牌杜蕾斯已經認證。因此,只有通過國家資格證書的品牌才可以在外包裝上打有“安全套”字樣,其他聲稱安全套的產品基本都是避孕套。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避孕套和安全套的區別二

現在新型安全套,採用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天然植物萃取物製成內外膜體,將含致癌物質的天然乳膠基膜包覆其中。以納穀技術生產的新型安全套獨特的成分和三層結構,解決了傳統避孕套無法百分之百有效防禦艾滋病、乙肝、人體乳頭瘤等各種病毒的問題,完全彌補了傳統避孕套的缺陷,填補了國際空白。

避孕套和安全套的區別三

避孕套作為一種普及的計生用品,各大商店和各大藥店都有銷售,在市場上有著數十種品牌的安全套,而且,不斷的有新的品牌上市,各個廠家出的型號和各個商店的價格都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安全套的價格是無法確切地說明的。

避孕套和安全套的區別四

作為避孕工具,避孕套和其他避孕方法相比,使用方便、沒有副作用,避孕成功率一般為85%,受過專門訓練的使用者則可使避孕成功率達到98%。正確使用避孕套可使感染艾滋病的概率降低85%,感染淋病的概率降低85%。但卻無法有效防止人乳頭瘤病毒(簡稱HPV,可引起[生.殖.器]官附近皮膚和粘膜上的人類尋常疣、尖銳濕疣),陰部單純皰疹病毒(HSV),梅毒和軟下疳的傳播,因為性病可通過避孕套無法覆蓋的部位接觸傳播。

寫了這麼多,其實就是一句話:安全套比避孕套更高級,更可靠,並得到了國家的認證。

不過,今天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想給大家科普什麼叫“避孕套”,什麼叫“安全套”,而是想通過上述的現象,跟大家分享一些營銷方面的知識。畢竟,套套雖然能改變數十億人的命運,卻改變不了你自己的,但知識可以...

為什麼不同的關鍵詞,對應的手機排名不一樣?

數據來源:FooAds

雖然統計的數據量並不是很大(因為關鍵詞是我臨時設置的,而新數據的抓取需要時間…),但的確可以表明: 習慣說“避孕套”的人群,與習慣說“安全套”的人群的確是有一定差異的。

通過手機的排名我們可以發現:習慣說“避孕套”的人,用vivo和OPPO的最多;而習慣說“安全套”的人,用iPhone的最多。

我們知道,vivo和OPPO是目前銷售渠道下沉最深的手機品牌,不管多偏遠的地區,你都能看到它們的實體店,而其他手機品牌都做不到這一點。這就意味著: 在OV的用戶群體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相對偏遠或不發達地區的。

這裡我並不是想黑那些偏遠地區的同胞,但不同的地區,人們的語言表達方式的確是不同的:

就拿“如廁”這件事來說,相對偏遠不發達地區的人們可能會說:“我去撒泡尿。”

而在相對發達的地區,被所謂的文明教化過的人更有可能會說:“我去一趟洗手間。”

“撒泡尿”與“去洗手間”之間的差別,就是“避孕套”與“安全套”的差別。

“避孕套”是一種直指產品核心功能的說法,它目的明確,毫不掩飾(這個套套就是用來避免懷孕的);相比之下,“安全套”就更加委婉和模糊(保證安全的東西多了去了)。

在品牌營銷方面,小品牌或低端品牌想要搶佔市場,一般都會打出很明確的核心訴求,我稱之為“避孕套式營銷”:

小米:超高性價比;

OPPO: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

vivo:前置2000萬,柔光雙攝;

而那些大品牌,或者市場領導者,由於本身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品牌聲譽,往往只會給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如果不看品牌名稱,你幾乎不知道它想表達什麼,我稱之為“安全套式營銷”:

蘋果:7,在此;

三星:突破所限,大有可能;

而不同層次的品牌,往往也對應著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習慣說“避孕套”的人,與習慣說“安全套”的人,它們使用的手機品牌也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了。(這根網上提到的“小米定律”比較類似)

為什麼不同的關鍵詞,對應著不同的性別分佈?

從之前提供的數據來看,在提及“避孕套”的用戶中,男女比例為:43比57;而提及“安全套”的用戶中,男女比例為:53比47,前後相差了10%。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

其實道理很簡單:人們只會關注與自身利益相關的事物。

對於那些事兒,女性用戶(尤其是年輕的女性用戶)最關注的問題是什麼?

我想,“是否能有效避孕”是她們最關心的問題。因為相比於其他問題,比如衛生與疾病,雖然後果也很嚴重,但並不是馬上就會有不良反饋的(比如艾滋病,潛伏週期很長),它屬於長期隱患。而是否能有效避孕,這個在短期內就會有所反饋(幾個月之內),並且會嚴重影響女性的正常生活。

所以,對於女性來說,“避孕”是比“安全”(或“衛生”)更大的訴求。

相比之下,男性對“是否安全與衛生”就更加關注,因為這個和他自身的關係更大。(是啊,男的自己又不會懷孕)

這裡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如果你想讓用戶關注你的產品,首先,你要讓他們關注自己。

比如在電影《華爾街之狼》中,男主角要求學員們推銷一隻筆給他,大部分學員只是在一味地吹捧這支筆有多麼多麼好。而真正的銷售精英(一個賣大麻的毒販)就會先讓用戶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銷售精英:麻煩你幫我簽個名。

男主角:我沒有筆啊。(關注到自己了)

銷售精英:我這有。

為什麼是杜蕾斯?

當我在百度上輸入“避孕套與安全套”之後,第一個跳出來的結果就是來自杜蕾斯官網的:

為什麼杜蕾斯會如此熱心與積極?

這裡,其實蘊含著杜蕾斯3種出色的營銷智慧:

成為行業裡的專家,甚至是權威

如果你想讓消費者買單,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讓消費者認為你就是該行業裡的專家與權威。

企業要成為社會某一方面的首席知識官,為社會承擔知識儲存和知識探索的使命。

中國最貴的營銷諮詢機構——上海華與華營銷諮詢公司在給葵花藥業的兒童藥設計廣告的時候,就是運用了這種手法:

其廣告語“小葵花媽媽課堂開課啦”,就是利用“課堂”兩個字為葵花藥業樹立了專家的形象。(當然,不僅僅是廣告語,還包括其它針對兒童的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等的業務組合)

從上文摘錄的杜蕾斯對“避孕套與安全套”的解釋來看,它的確做到了這一點,這也使杜蕾斯成為“套套行業”的代表,贏得了客戶的信任,也強化了自身的領導地位。

知識的傳遞與傳播

既然杜蕾斯進行了如此詳細與深入的解釋,那對於不瞭解避孕套與安全套區別的吃瓜群眾來說,這又是一次展現自己博學的機會了:

群眾甲:“嘿,你知道避孕套與安全套的區別嗎?”

群眾乙:“額…不知道,不是一樣的嗎?”

群眾甲:“哈哈!我來告訴你,其實,安全套是一種比避孕套更…”(他要開始背誦杜蕾斯官網上寫的“百科知識”了...)

而這種手法,雷軍也經常用,比如他揭示了手機行業中各種鮮為人知的“暴利”現象,給大家科普“奧氏體304不銹鋼”的知識,還有四曲面陶瓷的工藝介紹等等...

老產品,新名字

雖然杜蕾斯解釋了這麼多,不過,並沒有什麼證據表明避孕套與安全套是兩種不同的產品,就連杜蕾斯自己都是這樣說的(下方藍色字體):

避孕套和安全套的區別,通過以上內容就可以得出,兩個都可以起到避孕防病的效果,安全套是得到國家認證的而已。

那為什麼會有兩種名字呢?

其實,除了“安全套”,“保險套”,還有更早的“如意套”,“幸福套”等等。

不同的名字或叫法,是為了喚起用戶不同的心理感受。

“你為什麼要用避孕套?”

“因為我想避孕。”

而“避孕”在思想比較傳統的人看來,是一種過於輕薄,隨性,甚至不負責任的行為,具有一定的負面體驗。

“你為什麼要用安全套?”

“因為這樣安全一些。”

這樣就好得多,沒有任何負面體驗。(相當於是給用戶一個臺階下)

這就是為什麼低熱量的可樂會被稱為“零度可口可樂”與“健怡可口可樂”,而不是直白的“無糖可口可樂”。

如果你喝的是無糖可口可樂,那就說明你是害怕肥胖,也許,坐在你旁邊的那個人就會想:

“那胖子…”

換做健怡可口可樂就好得多:

“我喝健怡可樂,是因為我想要健康。”

所以,產品的名稱或訴求,究竟會喚起用戶什麼樣的心理體驗?這很重要,因為即使是同一個人,他在不同心理環境下可以表現出完全不同的狀態。比如當年侵華的日軍,他們在自己的國家可都是彬彬有禮的紳士,可一上了戰場,轉眼就成了殺人不眨眼的魔頭。

當然,也不僅局限于上文提到的正面體驗和負面體驗,還可以細分出很多,比如興奮與冷靜,恐懼與喜愛,開心與悲傷等等,篇限。

最後,再來總結一下今天我們在套套裡學到的營銷知識:

1.不同層次的品牌與產品,對應不同層次的消費者,而不同層次的消費者,具有不同的消費觀念與用戶習慣,不能一概而論;

2.人只會關注與自身利益相關的事物,想讓用戶關注你的產品,先讓他們關注自己;

3.企業要成為某一方面的首席知識官,才能讓消費者信服;

4.要先引發傳播,就必須要提供一些別人不知道並且感興趣的內容;

5.不同的產品名稱與訴求,會喚起消費者不同的心理,並影響產品的銷量。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