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勵志故事
  3. 人生感悟

郭靖提親:一場最讓人捉急的低情商演出!!

  • Karen

  • 09-27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情況,會有人熱情地跑過來恭喜你:

“哎呀,天大的喜事,我已經和**說讓他投資你了!”

“哎呀,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打算扶持你!”

有這麼一些人,喜歡用這樣的方法撲上來替你高興。他們用恭喜你的方式找你合作,認為自己眼中可寶貴的東西,對別人也必定一樣意義重大。

每次碰到這樣的情況,我都有點尷尬,總會不自覺地想起金庸小說里的一個人——楊過。

因為曾經就有一個人熱情地對他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女兒要嫁給你了,不要太高興哦!

這個人就是郭靖。

郭靖提親,是金庸小說里一段很有趣的情節。

大致的故事就是:郭靖滿腔熱情,興致勃勃地向楊過提親,要把女兒郭芙嫁給他。

結果是楊過十動然拒,場面被搞得十分尷尬,倆人一度鬧到撕破臉皮。

好心提親,怎麼會搞成這個結果呢?我們今天就翻翻原著,仔細分析一下這段故事,看看郭大俠的毛病出在哪里。

首先,就是提親的場合不對。郭靖是在哪里提親的呢?是所謂的“大勝關大會”,也就是在當時武林中的第一屆全國英雄代表大會上。而郭靖的身份是大會主席團主席。

如此隆重的場合,郭大俠就這麼當眾站了起來,眾目睽睽之下走過去,大大咧咧開口提親了:

“在下單生一女,相貌與武功都還過得去……”

這第一下就錯了。有一些私人要求,是不適合當眾提的。否則大家都沒有了轉圜的餘地。

這種做法至少有兩點不好。

首先,這會讓對方感到為難——當眾向他人提出私人要求,而且又表現得極度熱切而自信,會給對方帶來無形的壓力。如果人家不答應你,顯得像是故意不給你面子。

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事,一些人喜歡在台上放言:“今天我有一個請求,在座各位都是見證,我邀請誰誰誰上台來啥啥啥……”

如果你不答應,他還不依不饒:“就算你不給我面子,也一定要給大家一個面子……”憑什麼?就因為別人要顧及你的臉面,所以要委屈自己做不願意的事?

這樣不好,這是在用別人的教養來懲罰別人。

郭靖要提親,何必非在英雄大會這種場合提?給對方留一些思考的時間、退步的餘地不好麼。能兩個人商量解決的私事,何必在一百人的面前示眾?

其次,這種做法非但不給人家留退路,也是不給自己留空間——萬一就真的被當眾拒絕了呢?豈不是很打臉。

郭靖確實生性質樸,也是一片好心,可他的魯直做法,不但沒給楊過退路,也沒給自己退路,還沒給黃蓉和郭芙退路。

他也不想想,萬一楊過當眾拒絕,甚至激發了牛性,說出什麼難聽的話來,你倆口子固然尷尬,對郭芙也不好吧,不說受傷害、留陰影,起碼姑娘家會難過的吧。

除了場合和時機不當,郭靖還過於自信。

在開口提親之後,他的表現是什麼?很有趣,“笑嘻嘻的望著楊過與女兒”,認為好事一準能成。

他從來沒有想過別人會不答應、不接受。書上說,“郭靖本想自己夫婦名滿天下,女兒品貌武功又是第一流的人才,現下親自出口許配,他(楊過)定然歡喜之極。”

郭靖滿心想的是自己的三大利好:一者家族名望,二者女兒美貌,三者“親自出口許配”,給足了楊過面子,楊過還不必定歡喜之極?

可是人家偏偏沒有歡喜之極,人家痛苦之極。

你家族在武林中是地位尊貴,你閨女是很好看,你親自開口提親,我是很感激,但是我就是不喜歡啊。

這很發人深省:我們憑什麼覺得自己看來很要緊的東西,就會是別人眼里的寶貝?憑什麼覺得你認為無比重要的東西,對別人也意義重大呢?

江湖之大,蜜糖砒霜的故事太多了。比如“武林盟主”的名頭,對絕大多數江湖人士都很重要,對小龍女就什麼都不是;比如“全真教掌教”的位子,對趙誌敬很重要,對周伯通就什麼都不是;比如“丐幫幫主”的寶座,對郭芙很重要,對楊過就什麼都不是。

提親的本質,說到底是尋求合作,不是施予。就算是施予,也不要用恭喜人家的口吻。

金庸小說里,有的高人對這種事就處理得很好——即便是含金量十足的慷慨施予,都充分尊重對方,表現出很高的情商。

隨便舉兩個例子:

比如王重陽想要傳授一燈大師一門神功——先天功,這可是真正的好事,天上掉餡餅。可王重陽怎麼向一燈大師開口的呢?

難道是:“老段你好福氣啊,我要告訴你一個天大的喜事,你猜是什麼?”

沒有!他提出的是“互換”:請一燈教自己一陽指,自己再教一燈先天功,充分照顧了一燈大師的尊嚴。

再看另一個例子。《天龍八部》中,少林寺聽說有敵人要進犯大理段氏,立刻派人去助拳。可是玄慈方丈是怎麼對段家說的呢?

難道是說“恭喜你,你有福啦,我大少林出手幫你來啦!?”

人家玄慈大師說的原文是:“敝師弟玄悲禪師,率徒四人前來貴境……敬懇賜予照拂。”

什麼意思呢?意思是:我這有幾個人要來貴地,請你們照顧一下。

明明是派人相助,卻說成是蹭飯懇請照顧。所以段家人看到後又敬又佩,“好生感激”,人家不傻的。

你看,就算是慷慨施予,也不要太恩主相、太報喜鳥,更何況你的東西人家壓根可能瞧不上呢。

再看郭靖,隨著提親連續吃癟,場面尷尬了,郭靖開始有點慌了,想起來找黃蓉了。

書上說他“大是詫異,望著妻子,盼她說個明白”。

這時候倒想起來求助黃蓉了,之前怎麼不和黃蓉先商量商量時機和說辭再行動呢。

“黃蓉暗怪丈夫心直,不先探聽明白”,黃蓉的看法是對的。這就是郭靖的第三個遺憾之處:也不先了解一下楊過的想法。

提親畢竟是件大事,你已經和楊過隔了多年不見,和小龍女更是第一回打交道,商量大事之前,先搞搞清楚人家的心思,總是沒錯的。

我理解郭靖的心意,他是太想延續上輩的義氣了,太想做一個楊過的好長輩了。

他這個人做事,經常剃頭挑子一頭熱。在有些事情上,他這種“一頭熱”的勁兒讓人感動,比如和楊康的關系。倆人隻有一個“結義兄弟”的虛名,其實從小就沒什麼感情基礎,楊康也從不把這當回事。

但郭靖偏偏“一頭熱”,一生都顧念珍惜這份兄弟關系,這一點我是感動敬佩的,自問自己是遠遠做不到的。

但在提親這件事上,他也“一頭熱”,就有點粗魯莽撞了。

試想一下,郭靖如果不當眾貿然提親,而是找個合適的機會,在私下的場合,先拉著楊過問問:“過兒,想過成家的事兒麼?”這樣的郭伯伯豈不是更貼心麼。

給大家都留點轉圜的空間,是好事。當拒絕仍然不可避免地發生時候,雙方互相看著,都會更可愛一點。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