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勵志故事
  3. 心靈成長

沒錢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做好這些投資!

  • alphago

  • 07-31

我們都知道富人、普通人、窮人最大的區別之一,是富人往往負債經營,而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金融可得性」差。即便是有同樣的機會與靈感在眼前,相比于富人,窮人就更難以借得足夠的資金。由於缺少原始積累,窮人一上來就想進軍資本市場投資是不現實的事情。但是沒有投資本金,卻可以先做以下幾類投資。

轉自摩爾金融精選(moerjinrong)

那些在大街上騎著三輪車收廢品的叔叔阿姨,打掃衛生的清潔工師傅,路邊擺攤的小販,甚至是在地鐵上偶爾遇到的拎著為數不多的家當的民工......步履匆匆行走在大街上的那些人,哪個沒有在提著包的同時,也隨身攜著一段故事呢?

貧窮和苦難並不值得歌頌,除非你能跨越它。

什麼是窮人?

按大眾的理解,窮人就是沒錢的人,換而言之就是沒有實物資產的人。

窮人畫像

1、死要面子

2、想法很多,卻不執行

3、一邊說著信命,一邊卻不拼命

4、平時自信,遇大事時卻無主見

5、總在小錢上節約,不願多花錢提高自身

6、為人處事保守,不敢冒險,總是瞻前顧後

多少人在這個性格畫像裡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沒錢,那「窮人」最好的投資是什麼?

作為一個「正常的窮人」,應該擁有健康的體魄,正常的智商,一天24小時(最公平的就是窮人和富人都擁有同樣的時間)。

我們都知道富人、普通人、窮人最大的區別之一,是富人往往負債經營,而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金融可得性」差。即便是有同樣的機會與靈感在眼前,相比于富人,窮人就更難以借得足夠的資金。由於缺少原始積累,窮人一上來就想進軍資本市場投資是不現實的事情。但是沒有投資本金,卻可以先做以下幾類投資。

1、投資健康

在生命面前,再富有的人也不會因為錢多而變的更高大。醫院裡,很多有錢的人,手裡拿著很多的錢,有時候卻也挽救不了自己的生命。

有個集團公司的董事長在長年累月的壓力下,心臟不堪重負到首都去看病,結果再也沒回來。一周後,當家人把他去世的消息帶回時,卻沒有外人相信,什麼移民、跑路傳言一時喧囂塵上。

有個遠房親戚沒日沒夜的做生意賺錢,終於在一場久治不愈的感冒中診斷出了白血病,確定換骨髓後,從自家商鋪存放海產品用的冰庫裡,找出一個塑膠袋。打開一層還有一層塑膠袋,最裡面的是一直以來不捨得存到銀行的積蓄二十多萬(這是十幾年前的二十多萬)。一場大病,原始積累沒了,一切從頭來過,索性命救回來了。

保持生命的活力在於有個健康的身體,所以一個健康的身體是無價的。其實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都應該投資健康。投資健康不需要太多金錢和物質,只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大家都能做的。規律的作息時間,合理的飲食結構,適度的運動鍛煉,少抽煙少喝酒。

有了一個健康的身體,即使你沒學歷沒能力沒技術,哪怕什麼都不會,只要你願意付出體力勞動,在當今社會養活勤勞肯幹的自己是不成問題的。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來源:cj.sina.com.cn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2、投資大腦

有健康的身體,靠體力勞動養活自己,但這樣做的很多人依然還是窮人。想要改變貧窮跨越階層,必須要改變思維。

在《富爸爸窮爸爸》中,我們有看到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正是不同的思維模式造成了他們的貧富差距。現實生活中會接觸很多富人和窮人,富人對於能投資賺錢的專案都特別感興趣,非常願意承擔合理的風險去獲取可觀的回報,一般來說要求收益風險比大於3:1。他們立足於老本行,同時運用很多成熟的投資管道進行投資,比如房地產和民間借貸,還積極關注和參與新興行業的發展,比如VR和對沖基金。

而窮人談的話題永遠是家庭、婚姻、衣食住行、應試教育、子女、花邊新聞等,至於投資,最多會說同事和親戚朋友建議我買的股票昨天漲停了,或者兒子的婚房買了才一年房價就漲了15%。

同樣是炒股,一類人怕虧損,所以非常在乎成功率;另一類人也會怕虧損,但是會控制風險,所以會密切關注成功率和盈虧比。兩種思維,高下立現。

資本的原始積累是無比漫長的,在這個階層近乎固化的社會裡,每往上爬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因此想要通過投資來改變貧窮的狀態,投資大腦是最關鍵的一步,投資大腦多獨立思考會讓我們更明白事理,更具智慧。

如何投資大腦呢?四個字:讀書學習!讀書學習,是風險最小的、最靠譜的晉升階層的方法。且不說讀書過程中,所接觸到的人脈,單說一個眼界,就是不讀書的人無法想像的。

3、投資技能

有了足夠多的知識積累,很快便會發現身邊可以利用的資源越來越多,大腦越來越靈活。但是再多的知識,如果不能轉化為生產力也是白搭。

我們需要一個支點把知識智慧轉化為生產力,這個支點就是一技之長。有了一技之長,就給了知識和智慧發揮的平臺。因此窮的時候花時間去學得一技之長,也是最重要的投資。

4、投資人脈

如今社會早已不是孤膽英雄單打獨鬥就能輕鬆成功的時代,我們需要朋友,需要能夠在關鍵時刻雪中送炭的好朋友。貧窮並不影響交真朋友,而且往往是在貧窮不如意的時候交的朋友,更加靠得住。最近在看寫紅頂商人胡雪岩的小說,發現胡雪岩之所以能夠發跡,就是因為他在王有齡最落魄的時候,幫助了王有齡,所以後來王有齡當官之後一直幫助胡雪岩,才有了後來的紅頂商人。

但這樣的朋友很難得,是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維護的。別人幫你時,一定要給別人回報,我想這是窮人逆襲投資人脈時最需要的思維。

說說身邊的真人真事,這個朋友A是做生意的,生意人間資金一時緊張互相借調也是常事,但一般限於熟識的知根知底的圈子。一次,平時資金上沒有往來過的朋友B因為銀行還款資金緊張,向A借調了100萬為期兩周。雖然不常往來,但也知道對方的為人,A雖然流動資金也不是很充沛,依然湊足借了出去。到期還款時,A發現對方默不作聲往自己帳戶裡打了100.5萬,知道多餘的5千是對方出於感激和明理付的利息。事情的結果是,朋友A迅速退回5千到對方帳戶,致電互相客氣了一回,之後也陸陸續續互相借調過資金 。

另一個例子則相反, 朋友A交友甚廣,各行各業多少都有點人脈,朋友C在農村的母親身體有點不舒服在醫院卻檢查不出問題,便拜託朋友A找醫院的關係。A勸說等醫院檢查出問題,需要住院開刀時再找關係也不遲,但C認為一定要找關係,不然醫院不會好好檢查。勸說無效的A不得已拜託了院長,檢查不出問題是因為真的沒毛病,C不僅沒有感謝A的幫助,還對主治醫生頗有微詞。這之後,A的心裡就有數了。連基本的打電話寒暄感謝都不會,路會變得越來越窄,幫忙的人也越來越少。

在窮人思維中,索取型人格表現的更加明顯,因為擁有的少,所以害怕失去,希望得到更多。而富人思維則因為知道自己格局的寬廣,精神的富有,因此更願意給予,甚至更願意嘗試創造新的東西給別人。不能絕對的說擁有給予型人格的人一定會成功,但因為給予所以大家更願意幫助他成功,以至於到最後,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別總把時間花在尋找省錢的捷徑上,也別總找一堆論據去急於推翻未嘗試過的新奇事物,停止抱怨,否則即使風口一直呼呼的吹向你,也會被自己的思維方式擋住。

與其羡慕別人的富有,不如先從改變自身開始。

來源:cj.sina.com.cn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