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職場能量
  3. 職場法則

領導謀略:水準高的老闆是怎麼用人的?學到一點也受益終生!

  • alphago

  • 09-01

孔子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反觀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都是偏重於社會科學的研究,特別是對於複雜人際關係的揣摩的。

儒家如此,法家如此,兵家就更是如此。

黃石公作為《太公兵法》的傳人,張良的導師,他對於複雜人際關係的認識(特別是用人手法的研究)也是自成體系的。

黃石公認為,不同水準的領導者會使用風格迥異的用人手法。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對領導者用人手法的觀察,來推斷其領導水準大致處於什麼段位上。

黃石公按照用人手法的差別,將領導者分為以下幾類:

1. 霸者

黃石公指出: 「霸者,制士以權,結士以信,使士以賞。」就是說,可能成就霸業的領導者,他們主要注重于社會中精英人才的籠絡和使用。

他們具體怎麼操作呢? 第一,制士以權」,即這類領導者傾向于通過 權術手段來控制精英人才。(這類的「 權術」內涵廣泛,不僅僅是對權力或地位的授予褫奪,更是使用各種與對方密切相關的利害關係來將其綁定。)

第二,結士以信」,即領導者通過打造「言出必行」的個人信譽來鞏固與精英人才的友好關係,使之主觀上願意留住自己的陣營中。

第三,「使之以賞」,即通過豐厚的現實利益來刺激精英人才為自己的意圖而賣命效力。那這種用人手法有沒有問題呢?黃石公一針見血地指出其存在的固有缺陷。

他講道: 「信衰則士疏,賞虧則士不用命。」就是說, 這種用人手法是一種赤裸裸的雇傭關係」。

領導者一旦不能兌現自己的承諾,他與精英人才的關係立馬就會疏遠;領導者一旦提供不了足夠的報酬,精英人才立馬就不會為其所用,甚至可能跳槽到他競爭對手的陣營。

2. 王者

黃石公認為比「霸者」領導水準更高一個層次的是「王者」。他描述道:「 王者,制人以道,設矩備衰,四海會同,王職不廢。

就是說,能夠成就「王業」的領導者,他們主要是通過利用 人性之中的客觀 規律制約他人的,能夠在 精神上征服下屬的心,並且通過組織 規矩的設立來防備 領導關係的衰落。

而且領導者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能夠廣泛傳播,獲得組織內部大多數人的認同和服從。此外,黃石公認為在這個層次之上,領導者與下屬的關係是比較和諧的,

即使是合作關係終止,雙方也能夠「 和平分手」,即「 君無疑於臣,臣無疑于君,國定主安,臣以義退,亦能美而無害」。

3. 帝者

這一類型的領導者,用人水準非常之高。黃石公對其描述道:「 帝者,體天則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君臣讓功,四海化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

我們來看,這類領導者具體有些什麼特點呢?第一,個人水準非常高,不但通曉人事規律,還 「體天則地」領悟自然之道;

第二,善於通過「非暴力的」方式來影響和規範眾人的行為,即「 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

第三,領導者與下屬之間的 利益分享機制非常健全,並且具有 隱蔽性,即「 君臣讓功,四海化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

第四,領導者能夠激發下屬內生動力去做事,成為不追求眼前利益的「志願者」,即「 故使臣不待禮賞有功,美而無害」。

4. 皇者

這一類型的領導者水準實在太高,不僅是筆者不能剖析,也是黃石公所不能具體描述的,所以他講道:「 夫三皇無言而化流四海,故天下所歸功。

總之,社會科學的研究(特別是用人藝術的修煉),與自然科學有所不同,並不需要特殊的儀器或設備。

只要我們有一顆求知進取的心和善於觀察的雙眼,就能夠在歷史類和兵法類的書海之中「淘到真金」!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