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人生格言
  3. 宗教信仰

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善良,最後「終於人品」

  • 03-31

做好自己最重要!
真正的厲害,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人這一生,會遇見很多人。
有人平平無奇卻不斂其芳華,
有人珠光寶氣卻驕縱地不可一世,
也有人不斂鋒芒盡顯光芒。

提筆而書,一撇一捺寫個「人」,卻不想,
人字好寫,難做;
人字好念,難懂!
千人有千面,心有大不同。

人和人剛相識的時候,總是千般情誼萬般難捨,
可相處久了,缺點才會漸漸暴露出來。
想要真正認識一個人,還需要從這五個層次出發:
顏值、才華、性格、善良、人品。
看完對照自己,認真做事,堂正做人。

始於顏值
俗語常言,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但不可置否的是,
一個良好的形象可以給你帶來更多的機會。
畢竟,誰會願意跟一個不修邊幅,
邋裡邋遢的人打交道呢?

永遠別指望有第二次機會,
去改變一個人的第一印象。
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心理學實驗:
心理學家給路人展示了一組陌生人的照片,
讓他們看完根據自己的感受進行評價。

結果發現,
人們普遍對外表更具吸引力的人給予很高的評價。
都說美麗的面孔千篇一律,
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可正如楊瀾所說:
「沒有人有義務,
 必須透過連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
 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

相貌是爹媽給的沒錯,
但三十歲之後,你的容貌是自己修行來的。
男的可以不帥,但一定要乾乾淨淨,
女人可以不漂亮,但不能沒有氣質。

氣質雖然看不見,摸不著,
但你的舉手投足間無不透露著與眾不同。
一個人的氣質不是與生俱來的,
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
經歷過的故事,都會在時光的打磨中慢慢顯現。
在往後的歲月裡,助你一臂之力。

敬於才華
世界上聰明人不多,大致十中有一;
而智者就更罕見,估計百裡無一。
聰明的人確實更受歡迎,
但是太過聰明的人,最後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

兩隻大雁與一隻青蛙結成了朋友,
它們決定一起回南方,可怎麼去成了問題。
青蛙靈機一動:它讓兩隻大雁銜住一根樹枝,
自己用嘴銜在樹枝中間,一起飛上天。

地上的青蛙們都羨慕地拍手叫絕:
「是誰這麼聰明?」
那隻青蛙生怕錯過了表現自己的機會,
於是大聲說:「這是我……」
不料,話還沒說完,它便從空中跌落。

《菜根譚》中有一句名言:
「地低成海,人低為王。」
一個「低」字,既是為人之良方,
又是處世之要訣。
大千世界,同是飛禽,雄鷹高飛而紫燕低回,
同是走獸,兔子嬌小而青牛高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事,
與其歌頌別人的偉岸,
倒不如多點掌聲給自己。
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自己的野心時,
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

聰明人喜歡把自己發光的一面向眾人展示,
以顯露自己才華出眾,
而智者通常讓別人把好的一面表現出來,
吸取他人的真、善、美,完善自我。

真正的才華與智慧,是懂得適時收斂鋒芒,
用放大鏡看自己,用老花鏡看別人。

合於性格
這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
自然也不會有兩個性格完全相同的人。
但三觀一致,是人和人交往最基本的底線。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不適合自己的圈子,就不要勉強自己,
即便擠進去了,也是遍體鱗傷。
山濤與嵇康時人稱之為「竹林七賢」,
他們一開始志趣相投,是無話不談的好友。
山濤即將調任,便舉薦嵇康來擔任自己的位子。

但嵇康一生以不仕為榮,
憤然寫下了名傳千古的《與山巨源絕交書》,
單方面宣布了與好友的絕交。
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三觀不合,沒有誰對誰錯,
只是你喜歡大海,而他熱愛森林。
人和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
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

他能懂你的快樂,也會心疼你的難過,
就算彼此有分歧,雙方也會悉心探討。
乍見之歡,不如久處不厭。
和三觀一致的人在一起,
自己過得順心,別人也感覺舒服。

久於善良
大海退潮後,無數小魚留在海灘的許多沙坑裡,
水很少,太陽出來就會曬乾。
一個小孩東跑西顛地,把小魚一條條扔回海裡。
大人見了,嘲笑道:
「小魚這麼多,哪裡救得完,你這樣做誰在乎?」

小孩邊扔邊回答:「這條小魚在乎!這條小魚也在乎……」
人們常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人生在世,我們不能要求別人怎麼做人,
但至少可以約束自己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荀子曰:
「仁義禮善之於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於家也。」
善良是人的本性和天賦,
它是發自內心的美好,更是做人的行為準則。
給飢腸轆轆的人一餐飽食是善良,
給踽踽獨行的人一盞明燈也是善良。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擲人泥巴,先污己手。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做人,善良一點不會吃虧,
即使吃了小虧,後面也會有大的福報。
善良的人,內心無愧,夜夜都睡得安穩,
人們也願意與之交往,人生之路也會越走越順。

終於人品
子曰:「子欲為事,先為人聖。」
意思是,做事,先做人;
只有把人做好了,事才有可能做好。

一個人真正的財富,不是美貌,
也不是金錢,而是人品。
人品,比什麼都重要,它是立人立業的根本,
也是一個人最硬的底牌。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在教育子女為人處事時說過這樣一件事:
一位父親讓兒子遞給他一支筆,
兒子隨手遞過去,不想把筆頭交在了父親手裡。

父親就對兒子說:
「遞一樣東西給人家,
 要想著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
 你把筆頭遞過去,人家還要把它倒轉來,
 倘若沒有筆帽,還要弄人家一手墨水。

很多時候,我們忽略的小事,
恰恰能體現一個人的品性如何。
人品好的人,渾身散發正能量,
無論走到哪裡,都會熠熠生輝。

而一個人無論多聰明,多會做事,
如果不懂得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品行敗壞,
那麼永遠不會有人與之交心。

經常能聽見這樣的聲音:
「我對別人好,別人不但不領情反過來陷害我,
 這樣的人還要對他一如既往嗎?」
其實,人生一輩子,好比一本書,
寫自己讓別人讀,做好自己就已經很好了。

和別人比較,並不厲害,真正的厲害,
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所以,讀別人,不妨糊塗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生命沒有「刪除」和「修改」的按鍵,
儘管寫好自己的那部分吧!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