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人生格言
  3. 宗教信仰

索達吉堪布傳講:往生法是我們臨終時的保證!

  • alphaP

  • 11-28

14801713437467.jpg

第一百四十一節課


《大圓滿前行》,現在講到了最後一個大科判——往生法。往生法在藏文中叫頗瓦,意思是遷識,遷移心識。   


現在有個別愚痴的人認為,人死了就什麼都沒了,其實不是這樣。我們的心識還要在業力的支配下流轉六道。為了止息這種流轉,修行人用遷識法可以趨入清凈剎土,不墮惡趣。而不懂這一竅訣的人,死後隨著惡業墮入三惡道,感受無量痛苦。   


這是真理。對於這種真實的道理,在座有的道友應該是完全明白的,有的是半信半疑,有的則不太相信,但不管你怎麼認識,對於生死這樣的問題,還是應該認真地學習和思考,千萬不要讓邪見蒙蔽心智!   


末法時代的有些人,智慧極其淺薄,不說釋迦牟尼佛,就是當年的龍猛菩薩、月稱菩薩,以及後來的無垢光尊者、麥彭仁波切、華智仁波切等大德智慧的萬分之一都沒有,卻偏偏要在眾人面前顯露自己的愚痴,說「前世後世不存在」、「修往生法沒有意義」……這樣的人,我們一方面覺得可憐,是生悲心的對境;另一方面,也有必要用教理跟他辯論,摧毀他的所有邪見。   


14801712467445.png

畢竟,傳播真理是我們的責任。



◎往生法是我們臨終時的保證


不過對一個修行人而言,在承認真理的同時,還應該善於運用竅訣。像往生法,其實它是解決生死的真實竅訣,人人都需要,而且非常簡單,是蓮花生大士傳下來的幾種不修便可成佛的法門之一。當然,所謂「不修」,也不是一點都不修,只不過時間很短,有的修一兩個禮拜也可以修成。   


除了往生法以外,像系解脫、見解脫、過解脫、聞解脫等,蓮師還有很多具有殊勝加持的法門。我以前看過喬美仁波切講述聞解脫功德的教言,的確不可思議。因此,作為修行人,一方面要修些甚深的法門,而同時也要重視這些方便法門。有了這種方便法門,我們臨終時也就有了保障。   


否則,單憑我們現在的修為,到時候是很難講的。而且我們自己也知道,就佛法的因緣等方面,我們是有很多缺失的。   


●我們業力深重


不說別的,我們的前半生多數是在造業了。 

  

在座的幾乎沒有正在讀中學、小學的,二三十歲、四五十歲的應該居多。那我們可以想一想,我們的前半生造了多少惡業?也許你可以說,那時候是因為不懂佛法,因為煩惱深重,因為教育不足、環境複雜……但那畢竟是我們一半的人生。對多數人而言,這前半生過得不僅沒有意義,甚至還造下了極其可怕的罪業。   


那現在該怎麼辦呢?應該用你的後半生——不管它有多長,都用它來修行。如果能做大的轉變,就即生解脫;如果做不到,就唯一行善;這一點也做不到,那就少造惡業、多行善法,再不要像前半生那樣了。那樣的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惡業中度過,實在是可憐。   


而更可憐的,是我們學佛的道路常常被中斷。本來是有機會修行的,但有些人出了家,又還俗了;有些居士學著學著,就生邪見了,不學了,甚至去學外道了……一聽到這種消息,我就特別心酸:人生本來就短,好容易遇上了佛法,為什麼不珍惜呢?   

可能這也是我們的業力深重所致吧。    


●我們不重視佛法


即使是正在學佛的人,也可以捫心自問:「我重視佛法嗎?」   


可能多數回答是否定的。我們的聽課、學法,有些就好像世間的企業培訓或者職業學校的學習一樣,去是去一下,學也學一下,但絲毫都不重視。其實這不是別的,就是你根本不了解佛法的價值。   


如果你了解的話,哪怕是聽一堂課,都會有一種特別難得的心。因為這一堂課,從佛教對漫長輪迴的觀察來看,的的確確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絕對不是無緣無故或說碰巧得到的。它是你在過去生世當中,依止了諸多上師及佛陀,同時又造了眾多善業、積累了無量資糧的結果。尤其是,當你遇到了大乘佛法,遇到了大乘善知識,相續中即使生起了短暫如閃電般的善根,也應該知道:這絕非偶然。   


因此,我們應該重視佛法。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但假使你的後半生或說晚年,能在佛法的氣氛中走完,那將是非常有意義的。否則,單就人生而言,活著的時候是造惡業,死的時候是無盡的絕望和痛苦,這有什麼意思呢?  

●我們愛說人過失


不過,有些修行人雖然重視佛法,也學了很多,但他不會針對自己,只會觀察別人,而且常常說人過失。   


在這種人面前,好像連一個好人都沒有,這個不好,那個也不好,除了自己以外,一個都看不慣。其實,這就是自己修行太差的原因。如果你修行好,心、眼清凈,那麼所得的外境也是清凈的。而且,如果你能反觀一下自己,可能自己也不是那麼優秀,只不過很多過失沒有表露出來而已。   


因此,一個凡夫人,是沒有什麼可值得驕傲的,應該多想想自己的過失:「信佛以前,我造了什麼業?信佛以後,我是怎麼懺悔的?怎麼行善的?做得夠嗎……」多方面觀察自己以後,我們會非常慚愧的。   


自己是這麼慚愧,為什麼要說人過失呢?    


●我們不了解死亡


歸結修行中的很多問題,其實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不了解死亡。   

誰也逃不過死亡,這是我們知道的。一個人會生病而死,會老了而死,新聞中也常常看到,還有很多死亡是突如其來的,上一分鐘還在人間,下一分鐘卻成了中陰身。其實,這不僅是他人,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也是可能的。像我每次出去,到達目的地時都會想:「啊,這次沒有死在路上,很幸運!」因為我知道,不管是誰開車,技術再好,但若是死緣到了,翻進河裡、翻到山下,都是可能的。   


這就是死緣不定。死緣是不定的,就算走路出去,死緣一到,生個病,人就倒下了;就算安全回來了,但一睡過去,第二天卻不一定能醒過來……因此,《親友書》中說:沉睡之後還能覺醒,實在是太稀奇了![《親友書》云:「壽命多害即無常,猶如水泡為風吹,呼氣吸氣沉睡間,能得覺醒極稀奇!」]    


其實這才是事實。生命本來就是如此脆弱,就像狂風中的一盞小小燈火,隨時都會滅的。而修行人只有把握到這一點,也就是說,了解並熟悉死亡,才能做到真實的修行。   



以前,藏地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小故事:    


一個父親的兒子出家了。有一次,父親對兒子說:「人死的時候是什麼情形?到時我該怎麼辦?你為我講個竅訣吧!」   


兒子說:「我怎麼知道這種竅訣?我又沒有死過?」   


「你不是真正的修行人」,父親說:「真正的修行人,他對死亡非常熟悉,就像是死過好幾回一樣。」   


這個竅訣看似普通,實際卻很殊勝。一個修行人只有了解死亡,橫死也好,病死也好,只有為此作了充分的修行,好像死過好多次,到時候才會坦然無懼。   


●讓往生法成為我們臨終時的保證


因此,現在我們就應該修往生法,讓它成為我們臨終時的保證。   


現在修是訓練。就像當兵的在與敵人交鋒之前都有很多訓練,身體上的,槍械上的,這樣訓練好了,就可以真實去交戰。同樣,為了即生的生存,我們應該培訓面對生活的勇氣,這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為了後世,我們還應該修習往生法的竅訣,等到幾十年的人生一過,死亡來臨時,通過它而往生清凈剎土。   


臨死時的心非常關鍵


這是戒律、中陰法門中都講過的。

即使你以前造了深重的罪業,

但在臨死時,如果你能觀想

「我的罪業現在已經全部清凈了」,

並用上往生的竅訣,

在毫不恐懼的心態中離去,

就一定會前往清凈剎土。

   

下面我們會講這個往生法的實修,講了以後,有時間的可以多修一修。一般來講,七天或十四天就能修出一些驗相。修好了以後,平常也不用白天晚上地念,只是觀想一下就可以,這樣到臨死時就可以直接運用了。   


藏傳佛教中有許多修頗瓦的成功實例。像嘎巴堪布,《密宗虹身成就略記》中有他的記載。他曾與法王如意寶一起去石渠求學,後來在五明佛學院,白天講經說法,晚上就修頗瓦。我們從外面常常能聽到他念的「啪的」、「吼」……後來他往生時也特別安詳,有好多瑞相。   


民國時期的圓照比丘尼,也是學藏傳佛教的,她依止的是貢嘎上師。圓寂前,她發願來世轉為男身,並將父母的名字等作了明示,之後依靠頗瓦法獲得成就,也顯現了很多瑞相。   


從這些修行人的成就來看,他們自身確實掌握了一種特別神秘、深奧的知識,為一般人所難理解,而這也正是《西藏度亡經》在西方國家受到尊敬、嚮往的原因。   


因此,人的目標,不應該只是盯著這幾十年,而應該放眼未來的千百萬劫,乃至生生世世。為了來世,我們應該尋求並修持往生法,這樣在離開世間時,就會很安詳,因為很安詳,就不會墮入地獄,甚至能往生清凈剎土。但如果你沒有竅訣,在嗔心、貪心等各種煩惱中死去,就一定會墮落。一旦墮落了,再救回來就難了。就像你要救一個將入監獄的人,最好是在他關進去之前,一旦關進去了,再從裡面把他弄出來,就非常不容易了。   

為什麼我們要修頗瓦?要修甚深的竅訣?


就是要用這些強制性的竅訣,救護我們的心識,讓我們在臨終時超離輪迴。

14801713575100.jpg


傳承上師們極為重視這一修法,也正是這個原因。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