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勵志故事
  3. 歷史文化

日本歷史上四次瀕臨滅國,為什麼都是中國救了它?

  • alphaP

  • 01-01


在日本的歷史上,曾經有過四次嚴重的政治危機,面臨著滅國的危險,可是,每次在關鍵時刻,都是由於中國,日本才安全度過危機,可以說,中國是日本歷史發展的大恩人。沒有中國的相助,日本絕不可能成為現在的經濟強國。

14709655382128.jpg第一次,在公元3世紀,當時日本諸島還是群雄割據階段,存在著幾十個小國家,當時,主要的大國是邪馬台國,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是一位女性,名叫卑彌呼,當時,卑彌呼曾經派遣一名使者,叫做難升米的,來到中國洛陽,覲見了三國的魏國統治者。難升米到了洛陽後,魏帝很友好,熱情的接待了難升米,還冊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賜給金印,難升米樂嗬嗬的回國了。到了公元247年,邪馬台國和臨近的國家狗奴國發生了戰爭,邪馬台國岌岌可危,卑彌呼又趕快派難升米到中國求救,中國又派遣了使者張政到日本去進行調解,當時張政一兵一卒沒帶,隻是攜帶了一面金絲綢緞綉成的黃幡,黃幡所到之處,日本軍民跪倒在地,連頭都不敢抬,兩個國家都惶誠惶恐,中國說什麼是什麼,卑彌呼死後,張政又立她的後代為王。

等到張政要走,邪馬台的國王哭哭啼啼,說:「大人,您走了,如果別的國家趁機鬧事怎麼辦?」

張政說:「沒事,我給你留下一些中國特製的銅鏡,見了銅鏡,就如我親臨,看誰敢在鬧事!」

後來,邪馬台就憑藉著那幾面銅鏡,挾中國以令諸侯,避免了日本的一場內亂

第二次,唐朝時期,倭國入侵朝鮮,中國出兵援朝,公元663年,中日在現今朝鮮熊津江入海口白江口爆發了中日歷史上的第一次戰爭,在唐朝名將劉仁軌將軍帶領下,唐朝中國軍隊大獲全勝,交戰僅僅兩天,就在這場水上戰爭中,將日本從660年開始建造的大型海上艦隊全部殲滅。殘兵敗將討回日本後,日本在各地修築防禦工事,準備在本土和大唐作戰,為了逃避責任,日本還特意更改了倭國的國名,改名為「日本」。

以當時盛唐實力,吞併日本易如反掌,可是,當時已經佔領朝鮮半島的唐軍統帥,劉仁軌是讀書人,信奉儒家思想,想以懷柔方針撫夷,因此,沒有出兵攻打日本,否則,在1000多年前,朝鮮和日本就已經變成了中國的道郡縣府了。

第三次,公元1274年和公元1281年,當時,蒙古鐵騎幾乎掃蕩了整個世界,誌高氣滿的忽必烈對日本下了戰書,要求日本歸順,日本經過討論後,拒絕了這個要求,忽必烈率領大軍,在今天日本的對馬島和壹岐島,開始了登陸作戰,誰知道,忽必烈大軍兩次東征都遭遇了颱風,戰船和人馬受到了嚴重的損失,忽必烈隻能班師回朝。征伐日本失敗,是忽必烈的奇恥大辱,以他仇恨必報的性格,如果假以時日,以當時元朝的實力,必將滅掉日本,誰知道,後來,忽必烈病死,中國各地反抗運動此起彼伏,很快,元朝被朱元璋領導的明朝滅亡了,明朝的成立,讓日本如釋重負。

第四次,也就是我們熟知的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勝利後,佔領了日本,日本面臨解體的危險。當時,美國的構想很明確,把亞洲的領導權交給中國。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1945年後,中國的政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美國依賴的蔣介石政權退到了台灣,根本不具備了實力,再後來,朝鮮戰爭爆發,中國和美國成了死敵,卻和蘇聯成了盟友,美國眼看著這個本來是自己盟友的中國,變成了蘇聯的盟友,但扶植台灣卻不足以對抗蘇聯集團,還需要一些國家,而亞洲的日本就成了首選目標,所以美國扶植日本戰後發展,給予了大量的經濟援助和很多的投資,美國甚至不允許台灣向日本索要戰爭賠款,所以日本才會很快發展,要不然,日本甚至會比現在的緬甸還窮,日本人真應該好好謝謝中國。

歷史不能重演,想象一下,如果中國沒有出現內戰,還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在那之後的幾十年,會是中美共治世界,什麼釣魚島、台灣問題、南海問題,都會不復存在。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