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勵志故事
  3. 人生感悟

每天改變這1%,無需多久,生活已經煥然一新

  • alphago

  • 07-27

每天改變一點點,時間久了,就成了好習慣。每天進步一點點,時間久了,就是一種成功。拆開一個“恒”字,不過是以心立志,日復一日。

一成不變的生活令人生厭。冷靜的時候,甚至自我厭棄。修身有一種形容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又有一種叫「戰戰兢兢,如履刨冰」。一個形容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另一個形容時刻保持清醒,謹慎。最終目的是外在道德的完善和內在精神的圓滿。

曾經,對於明天和未來的自己總有期待,所以有「向上」的動力,渴望改變和進步。

如今,只是蹉跎歲月,生活中只有手機、上班和床。

每天改變一點點,多想想長遠目標和打算,在日常中逼迫改變不良習慣。繼續每日計畫和成功日記。

比如,早晨和娘子一起起床,晚上出去散步,每天看書20000字,晚上十二點前睡覺,每天寫文章,注重飲食和鍛煉,每個月學習一項技能,每週和一個朋友打打電話,每週為娘子做一件讓她????????開心的事……

大象在木樁旁團團轉,水牛在樹底下轉團團;我們在一件事裡團團轉,我們在一種情緒裡轉團團,為什麼都掙不脫?

為什麼都拔不出?皆因繩未斷啊!名是繩,利是繩,欲是繩,塵世的謗惑與牽掛都是繩。

人生三千煩惱絲,你斬斷了多少根?老禪者說:「眾生就像那頭牛一樣,被許多煩惱痛苦的繩子纏縛著,生生死死不得解脫。」

只要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種下了解脫的因,何況時時心憶佛號,功德何止直超三界!

一個人什麼都可以被剝奪,但有一樣東西是不能被剝奪的,那就是在一個境遇下選擇自己的態度。

說這話的是維也納醫科大學心理精神病學終身教授維克多·弗蘭克爾。

一位二戰期間,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度過了艱難歲月的猶太人。

他的父母、兄弟、妻子或病死於集中營,或被送進了毒氣室、燃氣爐。

這位納粹鐵蹄下的倖存者,奧地利心理學家,一生著有32部著作,先後被翻譯成26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

67歲時領取了飛行員駕駛執照,80歲時仍能攀登阿爾卑斯山,到1997年以92歲高齡辭世。

從他的經歷中你就能理解什麼叫態度決定命運。

或許周遭的境遇是無法改變的,但你依然有權利和自由選擇自己的態度。
糖尿病不可治癒也許是暫時無法改變的事實,但我們能夠選擇我們自己的態度,是對立、對抗,還是和平共處。

面對可能是不速之客的糖尿病,變換一種態度,改變敵我矛盾的僵局,依然可以化干戈為玉帛,學習著與它和平共存。

通常我們會覺得,一個人的情緒、行為反應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引起的,而在心理學認知行為ABC理論中認為,某個誘發事件並不直接導致某種情緒或行為結果,而是借由人對該事件的態度和信念而產生某一結果的。

管理學大師戴明博士給虧損多年的福特公司開了一劑藥方就是:每天進步1%。

對於我們的生活1%,也許微不足道,但如果每天對我們的飲食、鍛煉、作息等生活習慣只是改變那麼一點點,無需多久,可能就已經是煥然一新了。
試試看,從現在開始,每天改變一點點。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