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勵志故事
  3. 人生感悟

凡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有一禁誡:勿發脾氣

  • alphago

  • 08-24

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生活中,那些把情緒處理得當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part.1

凡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有一禁誡:勿發脾氣。

記得之前單位裡有個女同事,脾氣極端暴躁。

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經常與別的同事爆發衝突,所以她的人緣非常糟糕。

對於自己的脾氣,她從來都是直言不諱:我就是個直性子,說話不喜歡拐彎抹角。

正是因為她管不住自己的不良情緒,有一次在開會的時候被老大訓斥了幾句,隨即她當著在場所有同事的面跟老大爭吵起來,沒多久被勸離職,離開了公司。

因為之前加了她的微信,後來經常在朋友圈裡看到她發一些非常負能量的段子,今天跟婆婆鬧矛盾了,一口一句髒話地咒駡著。

明天又因為一兩塊錢跟早餐店的老闆吵得不可開交,揚言要讓對方好看。

在她的生活裡,好像沒有一天是過得順心的。後來,我索性把她的朋友圈遮罩了。

愛默生說,凡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有一禁誡:勿發脾氣。

一個連情緒都控制不好的人,就等於是給自己貼上了一個不大體面的標籤。

 part.2

上週末我去參加一個自媒體培訓課程,碰到了一個很久不見的廣告同行朋友小清。

課餘時間,我們從工作一路聊到生活,小清向我抱怨,她實在受不了自己丈夫的壞脾氣。

小清的丈夫經常因為生活中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沖著她大發脾氣,甚至還喜歡亂摔東西。

每次夫妻倆吵架,都能驚動一整棟居民樓的鄰居,連居委會的大媽也多次上門協調過糾紛。

有好幾次小清甚至氣得打包行李回了娘家,可是沒過幾天丈夫又會找上門來,可憐巴巴地懇求和好。

每次丈夫都會說,他也知道發脾氣不好。有時候實在憋不住了,就會說出一些很難聽的話來傷害小清,可是話一出口就後悔了。

他向小清保證以後會克制一點,一定不會再犯相同的錯誤了。

看著丈夫主動認錯的樣子,小清又會心軟下來,然後跟著丈夫回家去了。

可是沒過多久,這種情況依然又會在生活中上演。

小清說,其實丈夫的本質並不壞,只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經常發火甚至拍台掀桌,以致家庭紛爭不斷,一直讓小清很是苦惱。

 part.3

在我們身邊,從來不乏那麼一些脾氣火爆的人。

他們的情商幾乎為負數,旁人的一句話或一個舉動,都能激起他們火冒三丈,勢必要在氣勢上壓倒對方。

無論最終是否爭得輸贏,都毫不留情地向別人顯示了他們的教養。

正是因為他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所以在為人處事上繞了不少彎路。

逞能鬥氣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還會加劇事態的嚴重性。

有一次我和朋友去營業廳辦理業務,一男用戶懷疑自己的號碼無故被扣取了一大筆的流量費,繼而和營業人員起了爭執。

後來店長出來試圖打圓場,也被男用戶用盡各種侮辱性的言語謾駡了半個多小時。

全程下來店長並沒有還嘴,而是等用戶的氣漸漸消了以後,才耐著性子跟他解釋帳單上的問題。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店長處理事情時鎮定自若的態度,讓在場的人無一不感到他的定力和修養,我也在心裡默默地為他點了贊。

反觀那個難纏的用戶,在弄清楚多扣除的流量費用是由於自己出國以後沒有及時關閉資料功能所致,才漸漸開始面露羞色,最後在眾人的目光下灰溜溜地走了。

當時一旁的朋友就跟我說,沒想到這個店長還真能忍啊,被罵成這樣居然還面不改色的。

如果換了是我,早就頂撞回去了,哪怕是不惜丟了這份工作。

奧裡森·馬登在《一生的資本》中寫道,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無論境況多麼糟糕,你應該努力去支配你的環境,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

生活中,那些把情緒處理得當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part.4

據史書記載,軍事天才韓信,在年輕時候曾遭遇過「胯下之辱」。

有一天,一個屠戶羞辱韓信:「你雖然長得高大,喜歡佩帶刀劍,其實是個膽小鬼。

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

韓信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

滿街的人都笑話韓信,認為他膽小。

成為軍事統帥以後的韓信,說起昔日的「胯下之辱」事件時,他這麼說,我當時並不是怕他,而是沒有道理殺他,如果殺了他,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我了。

如果當年的韓信頭腦發熱,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緒,意氣用事,沖上前去把對方殺了,恐怕等待他的,將是一輩子的牢獄之災,日後更不可能成為歷史上的一代名將了。

無論處境多麼險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守住分寸,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品性與心理素質。

在日常溝通中,我們很多時候都習慣通過「情緒」與人進行溝通,所以說話時注意拿捏尺度,不使用過激的言語傷害他人,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毫無節制、不分場合地宣洩本性,除了向別人證明自己情商堪憂以外,還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情,把很多事情推向無可挽回的局面。

能夠克制自己的言行,對他人基於理解的包容,是為人處世中一種必要的能力。

不要忘了,你在好好善待他人的同時,也是在為自己贏得尊重。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