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勵志故事
  3. 心靈成長

種一棵樹 最好的時間是 10 年前, 其次是現在!

  • alphago

  • 09-11

經常有朋友跟我訴苦,好焦慮,

沒錢沒房沒車,還有很多東西要學,

怎麼辦呀?我說就兩個字,行動。

在遇到一件令人感到焦慮的事情的時候,

我們往往會控制不住去胡思亂想。

心理學上將這種反反覆覆考慮同樣一件事情,

並且無法從焦慮情緒當中走出來的情形

稱之為「思維反芻」。

我們都不可避免會陷入「思維反芻」的情形,

不同的是,

優秀的人會選擇用行動化解焦慮,

而普通人只會陷入焦慮中。

繼續看下去...

朋友 A 抱怨現在的人生

卻完全沒有行動 要去改變

我的朋友 A ,

思想政治專業研究生,

在國企上班,對自己的工作很不滿意。

每天晚上總是嚷著要做出改變,

但是始終原地踏步,睡前千頭萬緒,

各種職業規劃,醒來還是上班去。

沒看見他去學習進修,

或者去瞭解喜歡的行業發展狀況,

只是學會了怨天尤人,吐槽單位和領導。

兩年過去了,所謂的做出改變,

還停留在口頭上。

朋友 B 離開自己的家鄉

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我的大學同學 B ,

她的行動力值得稱讚。

她在一個四線城市當公務員 3 年,

工作死氣沉沉,一直沒有男友,

還被父母催婚,人生陷入低谷。

不認命的她在 30 歲前夕無視父母的反對,

辭職離開了自己的家鄉,

去到深圳新媒體公司打拼 3 年。

每天做著自己喜歡的文字編輯工作,

現在月薪 2 萬,

還在公司裡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只要踏出第一步,

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就像B一樣,她一開始也覺得很迷茫,

不知道該去哪裡,

只是內心有個聲音告訴她:

不能再待在這裡,要走出去。

於是她果斷開始行動,

慢慢就摸索出了適合自性發展的路。

所謂拖延症,只是逃避行動的藉口,

開始並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

關於行動的 3 條錦囊妙計

一、行動的驅動系統:微習慣策略

當我們真正意識到要去做一件事,

一瞬間被點燃,行動就啟動了,

背後也許有複雜的原因。

但是歸結下來就兩個方面,

一個是逃避痛苦,二是追逐快樂。

相比之下,痛苦的驅動力更強,

最常遇到的是「未完成事件」帶來的痛苦。

一件事情如果不完成,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來源:www.cmoney.tw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就會鬱結於心,加重心理負擔,

即使是拿快遞、洗碗等小事。

完成心理學中說到,

沒有人可以逃開他心靈中的「未完成的事件」,

刻意逃避,結果會被「未完成事件」完全控制。

拖延是逃避的習慣

對身心健康是一場災難

如果養成這種拖延逃避的習慣,

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將是一種災難,

每天疲於奔命。

為了擺脫這種折磨,

我們最好現在就開始行動。

或許,我們無法立刻把買房、

考證等大事立刻完成。

但是小事情我們完全可以著手處理,

從而保持積極和從容的心態。

開始行動時不妨把目標定得容易些,

從微習慣著手,更容易收穫快樂。

二、行動的著力點:最小化可行產品

精益創業是當前互聯網一個很火的方法,

有個關鍵概念是「最小化可行產品」。

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小資源、

被最快製作出來的、可執行基本功能的、

能被用戶使用的試驗產品。

創業者將這個產品發佈出去,

然後根據用戶的反饋來進行調整。

這一過程是個

「構建——測量——學習」的循環。

人生也是一種創業。

我們完全可以用精益創業的方法,

來打磨自己的產品。

這產品應該是一個結果,

對素材原材料的系統梳理,

能夠對社會產生價值的一種媒介。

把自己平時累積的產品

交給市場校驗自己的成果

你在公司實習時寫成的系統性報告、讀書筆記都是產品。

產品完成後,

我們應該交給市場來校驗自己的成果,

收集別人的反饋來調整產品;

克服過度準備的慣性、

克服自我防備的心態、

克服沉沒成本的固執。

即使是負面反饋又何妨,

批評是你砥礪前行的動力,

下次修改就是了。我曾經很害怕被拒稿。

後來發現也沒什麼損失,

編輯的點評是我成長的契機,

有免費的寫作培訓機會,何樂而不為?

三、怎麼行動:圖層工作法

具體行動時,有時事情一多,

我們就會手忙腳亂,渴望齊頭並進,多線程工作。

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來看,

實現人的多線程工作是不可能的。

因為在任何瞬間,

人只能有一個注意焦點。

你以為自己同時關注了兩樣東西,

其實是發生了注意轉移的結果。

所以,我堅定地認為,

一個時期只完成一件重要的高難度的事情,

必須調動你的全部帶寬和認知資源去完成。

對不同認知類型的工作分層處理

難道我們就無法做到多線程工作了麼?

答案還是有的,

雖然在一個瞬間,人只能有一個注意焦點;

但是在一個時期內,

我們可以同時擔負不同的工作,

這就可以理解為另一種意義、

多任務之間切換的多線程。

經過訓練,我們完成可以做到

對不同認知類型的工作分層處理,

這就是圖層工作法。

我們處理文字時是以一種類型,

處理視覺圖片又是一種類型,

進行數值計算又是一種類型。

為了提高效率,

我們在同一個時間內只需要專注於某一層

類似於PS畫圖時的過程,

把一幅畫分割成多個圖層,各個突破。

舉個寫小說的例子,

我們可以把小說分為三個圖層:

敘述、描寫、對話。

敘述是負責情節的推進,

描寫主要是用於營造氛圍,

對話則是展現人物性格和衝突。

一個作家,

完成有可能是先寫好情節,

再營造氣氛和精心雕琢對話。

掌握了圖層工作法,

我們行動起來就可以四兩撥千斤,

高效完成事情。

關於行動就分享到這裡,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

其次是現在。

只要你行動起來,

就一定會到達你想要的遠方。

本文轉載自 富書,原文 於此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來源:www.cmoney.tw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