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勵志故事
  3. 人生感悟

活1世,戒3毒,過3坎,求5福

  • alphago

  • 09-18

人活在時間裏,反正是無法戰勝時間的,與其和時間搏鬥(賽跑),不如忘掉時間,在時間之河裏隨波逐流...很喜歡這段話,喜歡這隨遇而安的飄逸如神仙般的靜好歲月...

活1世

雖然有「生生世世」「前生後世」等說法,但是我們直接感觸的,能夠被我們把握的也就是今生今世,這一世,這一輩子。

《增廣賢文》:「人生一世,草長一秋。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

人活一世,就像草木生長,由春天到秋天,生老病死,無法逃避。

人活在時間裏,反正是無法戰勝時間的,與其和時間搏鬥,不如忘掉時間,在時間之河裏隨波逐流。

人生到頭終是空,與其追逐這,算計那,不如得失隨緣,及時行樂。

人活一世,要麽有深度,要麽有趣,要麽安靜。

人活一世,心態最重要,雲在青天水在甁,長空不礙白雲飛!

戒3毒

人性中有三毒:貪(貪欲)、嗔(憎恨)、癡(愚癡),這些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貪欲讓人永不滿足,「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形象地描述了貪婪的結果。

貪是三毒的源頭,貪不著就嗔,執著於貪就有了癡。

憎恨讓人産生惡意,怨天尤人。

有一個成語叫「癡心妄想」,癡心從不會離開妄想,有了妄想就會有癡心。

癡心來自於貪心和嗔心,貪不著就發嗔,執著於貪和嗔的妄想就引發了癡心。

癡心反過來又導致貪欲。

佛教以戒、定、慧這三種學問,來對治貪、嗔、癡三毒,戒其貪欲,定其亂心,除其愚癡,從而使人身心清靜,生大智慧。

過3坎

人一輩子需要注意三道坎:失意、得志、迷路。

失意之時容易一蹶不振,得志之時容易倡狂惹禍,迷路之時容易誤入歧途。

失意

人生難免失意,「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人生有進有退,可以學陶淵明,激流勇退,為心靈打開另一扇窗,退一步海闊天空;可以學老子,以不為而為之,暫時沈潛,等待時機;可以學孟子,激流勇進,「雖千萬人,吾往矣」,不成功便成仁,也許進一步柳岸花明。

得志

俗話說,「小人得志更倡狂」,其實就算不是小人,在春風得意之時,也有可能飄飄然得意忘形,招搖過市,仰天大笑。

古人說:「成名每在窮苦日,敗事多因得志時。」

得志之時,不要太鋒芒畢露,還是收斂點、大氣點、平和點、悠著點,保持低調好。

迷路

《列子》中記載了一個「歧路亡羊」的故事:

哲學家楊朱的鄰居丟失了羊,因為岔路太多,用了很多人也沒有找到。敏感的哲學家由這件事聯想到人生也是這樣,面臨很多歧路,面臨很多選擇,難免迷路。

哲學家想到人生的困惑,不禁傷心了好幾天。

其實敢於迷路,才有出路,大膽地走下去,也許豁然開朗,有了出路。

登山活動中有個盡人皆知的信條:「迷路時就向上走!」

登山最怕迷路。迷路時怎麽辦?只有朝著上方繼續攀登,在山峰與山峰相連的山脊線上,一定會看到路。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哲學家想到人生的困惑,不禁傷心了好幾天。

其實敢於迷路,才有出路,大膽地走下去,也許豁然開朗,有了出路。

登山活動中有個盡人皆知的信條:「迷路時就向上走!」

登山最怕迷路。迷路時怎麽辦?只有朝著上方繼續攀登,在山峰與山峰相連的山脊線上,一定會看到路。

此時,如果往下退,弄不好就會墜入深谷;如果在原地膽怯不前,那等待登山者的只有凍死、餓死或累死!

人生也是一樣。痛苦,煩惱,一時迷失方向,這時最要緊的就是向前,勇敢地去擁抱明天,面前就一定會出現一條新的道路。

求5福

人世間的五福是平安、健康、糊塗、小富、無事。

平安是福

古人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世事無常。自己和家人的平安比什麽都好。

健康是福

俗話說:「無病一身輕。」

阿拉伯古典文學名著《天方夜譚》也有一句話,「一個健康活潑的孩童,足以令一個垂垂老矣的皇帝羨慕」。

糊塗是福

鄭板橋說:「難得糊塗。」

聰明不是福,聰明多被聰明誤;糊塗才是福,傻人有傻福。

古往今來,自作聰明不如難得糊塗。

小富是福

從來富貴是險途,大富大貴固然風光,可是也難免提心吊膽,而貧窮也是讓人煎熬,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

所以小富最好,小富是福,小富即安。

無事是福

古人說:「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

唐伯虎有一句詩:「得一日閑無量福。」

無事,有閑暇,那是神仙般的福氣。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