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投資理財
  3. 金融新聞

日本「買下美國」只不過是一場噩夢!

  • 可愛在那邊

  • 10-14

上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戰後持續高速增長的日本經濟,在世界上可謂一枝獨秀。日本成了“世界工廠”,日本製造的工業產品行銷世界各地。日元不斷升值到近原來的三倍。日本人手中的日元可以換來更多的美元了,過去那些在日本人看來根本買不起的美國貨,現在唾手可得了。於是,日本人開始到美國大大肆購買。日本人購買美國商品,美國人當然高興,但日本人對美國的房地產和企業資產的大量收購卻令美國人深感不安,當時美國人甚至驚呼:“日本要買下美國!”

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人購買美國資產達到了瘋狂的程度。1989年6月,日本索尼公司宣布,他們以34億美元成功購買了美國文化的象征之一----哥倫比亞影業公司。此前,日本三菱公司以14億美元購買了美國國家象征----洛克菲勒中心。在洛杉磯,日本人購買了鬧市區幾乎一半的房地產。

在夏威夷,96%的外國投資來自日本。並且主要集中在飯店、高級住宅等不動產方面。到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人共購買了美國10%的不動產。日本人在美國大量購買資產,引起了美國社會的極大反響。

美國輿論甚至驚呼,曆史上日本曾武裝偷襲珍珠港,而今天日本正在經濟入侵美國全國!在當時的日本國內,包括日本媒體在內,很多日本人為自己在世界範圍內的瘋狂購買而欣喜若狂。戰後以來隻能對美國俯首聽命的日本似乎有望成為世界頭號強國了。

“買下美國”隻不過是一場噩夢

事實上,日本三菱公司購買美國洛克菲勒中心不久,就因為經營不善,難以承受巨額虧損,不得不以當時購買的半價再次出讓給美國原主。日本索尼公司購買哥倫比亞影業公司後,雖然最終實現了向娛樂公司轉型的戰略,但花費了數倍的成本和時間。同時也被公認為是日本虧損最大的企業並購案。

1990年9月,有位名為熊取穀稔的日本人以8.4億美元買下了美國圓石灘高爾夫球場以及風景優美的“17英里公路”。他的如意算盤是想在日本出售1000張球場100萬美元一張的會員卡,這樣一下就可得到10億美元,去掉8.4億美元的成本,一舉就獲得1.6億美元的賺頭。

但機關算盡,到1998年,日本人熊取再也挺不下去了,又將這個球場以8.2億美元的價錢還給了美國買家,而賺頭最大的是那位當年的賣主美國人戴維斯。1978年他買進這個球場時隻花了7200萬美元,1990年賣給日本人則拿到了8.4億美元。

到了上世紀90年代以後,日本逐漸失去了大量收購美國資產的勢頭。以前收購的那些資產許多變成了經濟包袱,不但不能帶來收入,還要想辦法擺脫。最終,人們不得不承認,當初那些被認為目光短淺、唯利是圖的美國房屋、企業等資產出售者其實是對的。

他們不但在出售資產時沒有吃虧,把那些資產日後可能的盈利都提前變現了,而且,出售這些過時的企業資產得到的大量資金,為後來的新技術革命奠定了基礎。始終隻考慮經濟指標的美國商人不但贏得了經濟效益,並沒有讓日本人“買下美國”,而且還在未來的發展中再次搶得先機。

 

可是那些日本購買者呢?

日本人也不得不承認,當年他們的瘋狂購買沒有嚴格按照經濟規律辦事。從上世紀70年代起,日本雖然在世界經濟中按數字排名第二,但在國家綜合實力上仍舊遠遠達不到美國及西歐國家的水平。

日本作為“世界工廠”帶來的財富及日元升值造成的虛假富裕讓他們頭腦發熱,從而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日本人往往是出於非經濟的目的而購買那些資產的,所以他們才特別熱衷於那些美國的不動產及各種有巨大影響的資產。至於這些資產能不能在日後帶來足夠的效益,他們並沒有進行足夠認真的考慮。

而以後的局勢發展也讓他們為自己忽視經濟規律的行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最近,中國在日本的投資收購活動日趨增加

據日本央行的統計數字顯示,去年被中資並購的日企數量劇增,比上一年多了四倍。從1998年到2004年,中資投入日本的金額一直維持在100億日元(約合8億元人民幣)的水平。

可是,在那之後卻逐年增長,到2009年創下最高紀錄,總額為285億日元(約25億人民幣)。

在全球經濟尚未走出衰退、房地產業持續低迷之際,日本人買不起的房子中國人搶著買,這種來自中國客戶的“大手筆”引起了日本人的關注。

現在,中國人開始“買下美國”不僅僅是在日本,自從去年下半年中國股市崩跌人民幣彙率貶值後,中國富人及企業就加速了將資產自中國撤出的速度。

一時間中國企業投資海外企業及房地產的金額暴增,僅今年前五個月,中資企業並購海外企業金額就超越2015年全年。這種資金瘋狂外逃的情況,也蔓延到美國房地產市場。

中資公司投入美國商用地產的勢頭強勁,今年已經宣布的投資案就達129億美元。

中國資金外流已經持續多年,前一波高潮是在2013年左右,香港首富李嘉誠家族出脫在中國重大投資的消息引發關注,一時間富豪紛紛開始轉移資產至海外,投資移民成為風潮,中資企業也開始加速收購西方企業的速度。最近一波高潮是去年下半年中國股市及彙率雙雙暴跌後,富人及企業為了自救以免資產進一步萎縮,更加緊將還留在國內的資產外移。

據追蹤企業並購的 DEALOGIC公司的資料顯示,截至五月第一周,中資企業海外收購就達到1,108億美元,已經超越了2015年全年的1,068億美元。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炒房買地好像成為了中國人唯一的投資理財方式。

日本留給我們的教訓

時至今日,仍有不少日本人要麼會感概,要麼憤憤不平。不管怎樣,總是美國人勝出,美國就是比日本厲害。還有很多日本人深信某種陰謀論,認為美國人設下了個大圈套,並狡猾地誘使日本人上了當。

但在我看來,其實這些看法都不符合事實。美國的成功,實際上來自於製度的優勢。通過出口工業品掙到了大筆美元的日本,當他們想要購買外國資產時,為什麼大多選擇美國呢?

正是因為美國有可靠的產權保護,有優良的經營環境,有完善的法律製度。因為有這些製度優勢,於是,美國人為購買日本貨而支付的美元,通過日本人購買美國資產又回到了美國人手中。而美國也因此總能夠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最大限度地發現成功之路。

而正是在這方面,日本這個半路出家的經濟大國還不可能有那種勝出的把握。

殷鑒不遠,就在夏後。同樣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樣是全民炒房,同樣是在巨大的房地產泡沫里狂歡,日本留給我們的教訓,如今的中國,又有誰能冷靜汲取?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