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勵志故事
  3. 人生感悟

時間管理不是考驗毅力!!

  • Karen

  • 10-22

 

有朋友在耳邊感歎,說,羨慕我——工作了還跟學生一樣有時間讀書、健身、學英語,言外之意我的工作甚清閑。挺尷尬的,顧左右而言其他不與之討論。好在這樣說的人,永遠隻是說說而已,因為他們每天都忙著羨慕他人,一會兒羨慕你生活充實,一會兒羨慕他事業有車,再過一會兒又羨慕另外一個朋友美滿的愛情,總之,所有美好的,必是他所羨慕的,同時也必是他不曾擁有的。因為但凡要收獲美好,必先付出其代價換之。

他說羨慕我這麼多時間,卻不曾細想,我每周隻休一天,而他的工作是雙休。我做了一份最現實的工作,成天跟人心打交道,勞累奔波不說,利來利往的疲憊真不是坐在辦公室里畫圖紙能理解的。當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隻是做銷售,是一份挑戰心理承受能力的工作,情緒負荷重,尤其是我們公司如此考核模式,每個月的收入百分百靠業績,稍不努力,月底一分錢沒有的尷尬多可悲。去年計劃,今年的目標是賺100K,存夠30K,存錢支持家里裝修,今年行業不景氣,所以壓力不小,好在目標時間過去了一半,完成度達成,也算安慰。我覺得每個人,都有安排好自己生活的權利,但並非每個人都有這個能力。工作是生活的基礎,因為人活著生理需求是基礎。我對工作的要求不高,滿足我的物質要求,我不是安於清貧的人,也不是鋪張之人,這兩種生活態度並非不好,剛好我都不喜歡。我喜歡 NB的鞋,我想給家人買的禮物,我要能不被價格阻擾,而不需要的東西,我控製不浪費一分錢,自己的財務狀況從畢業就開始控製。雖然可惜第一年浪費了很多錢,可倒也讓自己度過一段揮霍青春的小虛榮日子,未嚐不可。我對我的工作很滿意,雖然總有朋友勸我換工作,也有好幾個橄欖枝確實不錯,可覺得目前的空間還夠,沒到瓶頸,長期看創造價值高收益能隨之變高,很滿意。

1、學英語的時間

我都忘了是因為什麼要學英語了,對讀書階段沒認真讀書的悔恨;想出國旅遊的方便;希望讀原版書籍;以後事業需要等。理由其實太多了,因為之前嚐試過多次,也放棄過多次。這期間也不斷提及,像雞湯一樣感動自己。可是從13年4月到現在,每天堅持學1-2個小時,根據每個階段的教材不同而調整時間,時而晚上,時而清晨,但自始至終從未放棄,到現在已成為習慣了。

我現在每天6點40起床,早起這個習慣已養成,即便是周末也依舊,早晨學一個小時的英語,然後出門好好的吃早餐,再走著去上班。專門從光穀搬到公司近處的這個小區住,讓我節約了上班坐車的時間,自己當初也是為了規劃如此才專門過來住的。朋友說他每天八點起床,那麼我學習英語的時間隻不過是他在睡覺罷了,這份羨慕還真是悲哀。

我現在早晨學一個小時的英語,晚上下班回家複習一會兒,晚上睡覺之前寫一篇英文字帖,在公司空閑的碎片時間記記生詞,偶爾坐公交的時候不想看書的話就看看新概念的課文。因為自己起點低吧,自從入門之後,學習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偶爾有應酬要陪客戶或者好朋友一起喝酒了,也就徹底把英語學習放一天,第二天繼續,當休假一天。本來是計劃三年一個改善,但是因為語言環境的欠缺,我計劃再學五年把,完全有信心精通。學完英語之後,我還要學日語、法語,每天的清晨時間我都會慢慢利用起來。即便是以後的工作負荷加重,我也相信自己能匹配好自己的工作,用效率,而不是拿時間熬。

2、讀書的時間

我每個月大概讀8本書左右。

不是一本書讀完再讀一本,有的書每天隻能讀幾十頁就讀不下去了,比如我這個月剛讀完的《蔣介石與先到中國》,很容易疲倦。就不硬撐,讀太累了就拿書簽放好換另外一本輕鬆一點的讀,讀點放鬆的,我讀胡適先生的書就很放鬆。像《民國語文》這樣大師雲集的文集,可以在讀書太累的空隙翻一篇,仔細品讀,遇到好的段落背誦一下,很放鬆。

我讀書的主要時間是:

1)乘公車的時間,我kindle里保持未看完的新書隻留3本,看完再買新的。在公交上讀,我經常去外面跑客戶,所以用kindle讀書還蠻快的,讀一些像《這個曆史挺靠譜》這種打發時間不需要太思考的閑書,當做消遣,偶爾也能小有所獲。

2)上廁所的時間,平常上網遇到文章略長但很好的網頁,都會收進Pocket里面,如廁之時拿手機同步過來看,尤其是騰訊大家的文章,太適合了。

3)中午午休的時間,我從去年開始培養自己如果在公司不出去跑客戶的話,每天中午睡午覺之前看會兒,我們中午一個半小時休息,我一般能看20分鍾,利用這個時間我重讀了《蘇菲的世界》,看完了叔本華《人生的智慧》,最開始還讀完了《第五項修煉》全集,其實也就每次翻十來頁,但不知不覺看了挺多書。

4)睡覺前的時間,這是我的主要閱讀時間,幾乎大部分書都是這個時間讀完的,好書我都會放在這個時間讀,因為方便做筆記,查資料。可以這樣說,近兩年利用好了這段時間,改變了我整個人。

5)碎片時間,我平常跟朋友出去逛街、去咖啡館喝咖啡、吃飯,都會包里放本書,偶爾排隊的時候拿出來翻幾頁打發時間,比干等強一萬倍。

3、Fitness

說來好笑,以前的我認為健身房沒用,健身就是跑步、跳繩就夠,最多綁倆沙袋。還真是愚蠢的可愛。在小區後面的健身房辦了年卡之後,把知乎關於健身的文章差不多都看了,也圖書館把施瓦辛格那本健身術翻了一段時間,手機買了“Max Fitness”這樣的幾個軟件,慢慢的對健身有了一個新的了解,也因此改變了自己的飲食習慣。

剛去健身房的時候,很多力量器械都不會用,很尷尬。常找教練教我,也經常遇到健身達人,就跟他們聊天,請教。大家都挺好的,我開始練杠鈴的時候,幫我照看,我每次加重量的時候,鼓勵我衝擊新重量。大家邊練連聊天,練完一個項目放鬆肌肉大家一起聊聊天,交流下各自的體會,挺好的,也認識了新的朋友。三個月,不知不覺自己的胸、肩、手臂都有明顯的改變,經常去客戶那邊,客戶詫異的說,你現在長壯了好多,心里喜滋滋的。

至於健身的時間,我一周去3次,每次一個半小時,一周花的時間還不到5個小時,我真的很無語得有多忙,才能每周這麼點時間都無法抽身。我經常白天去跑客戶,武漢最近高溫,晚上回來隻想趕緊上床睡覺得了,實在太累了。可是如果是該去健身房的日子,我還是硬著頭皮堅持去健身房,變化不過是把平常喝的涼白開換成冰水而已,去健身房出一身大汗然後慢慢洗個澡,從健身房出來吹吹風走到家里,整個人都是放鬆的,在家慢慢寫完一篇英文字帖,然後看書到11點半左右困了就休息。第二天就精神很好,也感覺很充實。反而是白天累了一天,晚上回來直接躺床上,一覺醒了之後感覺更累。

其實我沒刻意規劃自己時間管理,而且總是在調整,也沒有什麼堅持的,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了。我覺得年輕人抱怨沒時間是一件很羞愧的事,因為沒時間就等於沒能力,沒能力的人才沒時間。我做銷售的,剛開始做業務的時候,很崇拜身邊那些業務時間電話響個不停的銷售,認為業務繁忙跟業績成正比。可工作兩年之後,認識了不同行業的不同銷售,我發現真正業務能力好創造價值高的銷售,個人時間都能個人把控的,因為效率、高效,在有效的工作時間內把工作都安排的有條不紊。當身邊的人,都慢慢大腹便便肥頭大耳,我覺得控製身體重要,控製生活方式重要,控製飲食重要,控製自己重要。時間管理,也是自我管理。

黑格爾說:一個誌在有大成就的人,它務必如歌德所說,知道限製自我。反之,什麼事都想做的人,其實什麼事都不能做,而終歸於失敗。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