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勵志故事
  3. 歷史文化

1945年,還擁有700餘萬軍隊的情況下,日本為何選擇投降?

  • alphaP

  • 11-26


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裕仁發表停戰詔書。宣布日本願意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正式投降。請注意,這並不是什麼無條件投降,日本唯一的條件就是保留天皇制度。隨著天皇一聲令下,在各地作戰的700餘萬日軍先後放下了武器。日本駐中國派遣軍司令岡村寧次在得知大本營準備投降以後,還瘋狂的叫囂:「百萬大軍尚在,何以言降?」其實很多瘋狂的日本軍人都不願意投降,那麼在這個局面下,日本最高層為什麼要投降呢?

1471915213356.jpg

一、美國切斷了日本的運輸線,還有原子彈的震懾

1941年12月,日本發動了太平洋戰爭,日本把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強國提前拉進了戰爭。但是美國的戰爭機器全面打開以後,那種巨大的軍工生產能力連一年都沒有維持。1942年年底,美軍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隨後,日本方面開始節節敗退,日本海軍幾乎喪失殆盡。1944年下半年,美軍開始染指菲律賓,並最後收復了菲律賓。菲律賓的失守對日本具有戰略影響,因為菲律賓是日本和東南亞之間的必經之路。美軍這一行動直接切斷了日本與東南亞地區的聯繫,日本國內幾乎沒有任何資源。中國東北地區雖然資源豐富,但資源的種類卻是有限的。日本的資源儲備嚴重不足,這對日本是致命的打擊。到了1945年,日本又遭遇了水災,國民每天的口糧僅為3兩米。

14719152136067.jpg

日本高層當然不會顧及基層人民的死活,他們叫囂著要拿出玉碎精神,也就是與美軍同歸於盡。日本瘋狂的神風特攻隊確實給美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而且越靠近日本本土,抵抗就越激烈。美軍高級將領顧及徹底打敗日本還需要18個月的時間,美軍的傷亡在100萬以上。美國新任總統杜魯門絕對不希望看到這個局面,作為一個一戰老兵,他希望孩子們都活著回家。1945年7月,美國原子彈試爆成功。杜魯門經過慎重考慮以後,同意對日本實施核打擊。8月7日和9日,兩枚原子彈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開了花。原子彈的巨大威力給日本人造成了很大的震懾,由於日本不知美國究竟有多少枚原子彈,擔心美國急需轟炸日本。日本高層開始動搖,一部分人主張投降。

14719152157976.jpg

二、蘇聯157萬大軍出兵東北,切斷了日本最後的退路

中國東北地區資源十分豐富,日本對這片地區垂涎已久。1931年9月,1萬多日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坐擁38萬大軍的張學良不戰而退。隨後偽滿洲國成立,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傀儡政權。日本視東北為自己的後勤保障基地,大量的糧食從東北運往日本。日本在東北地區實行配給制,日本人自己吃大米,朝鮮人雜糧,而中國人只能吃雜豆。在日本高官有一個說法:「寧可放棄本土,也不放棄滿洲。」滿洲就是東北,由此可見東北在日本戰略規劃中的重要性。美國軍隊切斷了日本本土與東南亞的聯繫之後,資源枯竭是必然的。一部分高官主張投降,另一部分高官卻建議把天皇轉移到東北去。雖然美國擁有原子彈,但東北畢竟是中國的領土。如果美軍敢再使用原子彈,肯定會遭到中國的反對。

14719152167851.jpg

這是日本的如意算盤,利用東北繼續抵抗,還可以與盟軍談判。一旦感覺條件合適,日本再選擇停戰。但蘇聯的軍事行動直接打破了日本的幻想,8月9日凌晨,蘇聯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指揮157萬蘇軍進軍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日本關東軍方面幾乎沒有任何的防備,日本關東軍中的高級將領幾乎都在大連聚會。很多日本部隊處於無領導狀態,在蘇軍的衝擊下大敗虧輸。最終,蘇聯軍隊佔領了東北全境,被俘虜的日本軍隊超過50萬。至此,日本大本營試圖轉移東北繼續作戰的計劃已經完全落空。面對美國、蘇聯兩大強國的南北夾擊,日本根本無力抵抗,它只能選擇投降。

c1100047b5a2257cfe8

三、中國的抗戰消耗的大量的日軍,這一點也至關重要

很多人都認為日本投降是美蘇兩國的作用,其實這是很片面的。沒有中國牽制日本陸軍主力,日本軍隊既可以與德國一道夾擊蘇聯,也可以南下鞏固東南亞,威脅著印度和澳大利亞。而且在14年抗戰中,中國消滅了100多萬日軍,其中很多都是久經戰陣的日本軍人。到了戰爭的後期,日本把10多歲的孩子也送上了戰場,這樣的士兵戰鬥力可想而知。時間進入1945年時,中國軍隊已經開始了局部的反擊。日本方面則面臨著兵員枯竭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說,中國那四大國的地位,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打出來的。在美英中蘇等國的聯合夾擊之下,日本昭和天皇裕仁不得不考慮投降的問題。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二戰亞洲戰場的戰事完全結束。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