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勵志故事
  3. 人生感悟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時, 就蹲下來吧!再大的火也能消

  • alphaC

  • 02-26

 

蹲下來

昨天和朋友帶著孩子一起逛商場,在乘坐直梯的時候,朋友4歲的兒子突然鬧了起來,非要媽媽抱。

朋友穿著一雙恨天高,又逛了那麼長時間,手裡拎著大大小小的購物袋,本來就已經快筋疲力盡了,哪還有力氣去抱五十多斤的孩子。

朋友覺得孩子在無理取鬧,又是在公共場合,電梯裡全是人,隻是嚴厲教訓兒子安靜下來。看到朋友這樣,我二話不說就把她兒子抱了起來。

出電梯後,朋友一個勁兒地責怪我,說我寫了那麼多育兒文章,懂得那麼多育兒道理,怎麼就這麼輕易屈服孩子的無理取鬧?

我告訴她,我不是屈服,孩子也不是在無理取鬧,孩子是在不安。如果你當時肯蹲下來抱他,就會發現,在孩子的視野裡,隻有密密麻麻的大人的腿,沒有其他,隻有腿。

曾經,我也以為睿睿是在跟我無理取鬧。但當我蹲下來的時候我便理解了他,我們大人所以為的“無理取鬧”其實是孩子的不安,他的不安來源於密閉環境中他的高度所能看到的隻是密密麻麻的腿。從那以後,每次坐直梯,隻要睿睿感到不適,我都會抱著他。

有一位畫漫畫的朋友舉辦漫畫展,邀請我去參觀。在欣賞漫畫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位媽媽和一個大約六七歲的男孩。媽媽一邊欣賞著,一邊耐心地給孩子講解。

可小男孩的注意力明顯不在漫畫上,一會兒對展館中陳列的各色工藝品感興趣,一會兒又和剛剛認識的小夥伴嬉笑。

媽媽不高興了,用威脅又命令的口氣說道:“你這麼不專心,媽媽再也不帶你來了!快點,認真看漫畫!”

小男孩子終於仰起了頭看漫畫,可實在是辛苦,沒過一會,便嘟囔著“我不要看了!我要出去玩!”

是這個小男孩不喜歡漫畫嗎?

當然不是。隻要這位媽媽蹲下來,設身處地仰著頭著漫畫,就能感受到孩子的看畫的艱難和辛苦。在孩子的眼裡,隻能看到繽紛絢爛的顏色,卻根本看不到畫中的人物和全貌,自然也就不想看了。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常常陷入“惹你生氣——沖他發火”的死循環。

然而,孩子惹我們生氣的背後原因有很多種,也許是孩子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期待,也許是觸碰到了我們的底線和雷區,也許純屬個人情緒,隻是我們想要找個發洩的突破口。

每次“居高臨下”地指責完孩子後,看著孩子清澈眼神和內疚、歉意甚至是害怕的表情,我們又往往陷入自責,後悔自己不該那麼衝動,後悔自己不該那麼火冒三丈。

在我們對孩子發火前,是不是可以嘗試著“蹲下來”,嘗試著從孩子的角度感受這個世界?

彎下腰蹲下來,雖然隻是一個姿勢的改變,卻會讓我們發現孩子的世界真的和我們的不一樣,會讓我們意識到原來真的沒有那麼多可生的氣,會足以拉近我們和孩子的距離。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德華•桑代克說:“ 父母隻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武斷地下結論,這樣才能減少與孩子的衝突,贏得孩子的信任。

養育孩子,最關鍵的是“懂”這個字,即換位思考或同理心。大人們總會覺得自己是對的,孩子的哭鬧、不聽話都是無理取鬧。其實“彎下腰蹲下來”,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和孩子對視,用平等的心態和孩子交流,我們就會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與孩子的溝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