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一個段子經常被理財類的文章提及,內容是: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複利比原子彈還可怕,是人類的第八大奇跡。這句話到底是不是愛因斯坦說的已經無從考究,在網上搜索了一下,感覺都不太像是正經的考據,更像是理財類的雞湯文。
複利很可怕,但也別神話它。你要知道,發財這件事,還真的是挺難的。認識複利的威力很容易,成為真正的投資高手卻並不容易。
什麼是複利從古至今,人類都在追逐財富的道路上狂奔。複利是人類發明的計息方式的一種,古代就在使用,它像是人類本能的產物。楊白勞在黃世仁那裡借高利貸的“驢打滾”就是複利,即上一期的借貸到期後,利息和本金一起作為下一期的本金繼續生息。隨著時間的推移,本息之和會爆炸式增長。只要學過高中數學,我們都會知道,所謂複利其實就是指數函數。複利的計算公式是:S=P(1+i)^n
舉個栗子,也是網文中喜歡舉的栗子。假如小明在20歲時投資10000元人民幣,每年以15%的複利增長,在他50歲時,這筆錢將變成66.2萬元。而小明的這筆投資如果按照單利計算,只有5.5萬元。假如小強在30歲時投資20000元人民幣,每年以15%的複利增長,在他50歲時,這筆錢是32.7萬元。這裡說明了影響複利收益的兩個因素,增長率和時間。特別是時間,在複利條件下,隨著時間的推移,收益越漲越快。"72法則"是經常被提及的一個概念,只要將72除以投資回報率,就是資產翻一倍所需要的時間。換句話說,要想資產在10年內翻一番,就是72÷10=7.2,也就是要達到7.2%的投資回報率才可能實現。
想找穩定高收益的產品?網文中的案例都有個問題,這些模型太理想化了。你到哪裡去找持續穩定達到15%的理財產品呢?而且還要考慮到安全問題,如果遇到了危機,你的投資有可能會被一杆清台。在一些網文中,甚至把案例中的收益率定到了30%。今天的P2P平臺已經幾乎沒有這麼高的收益了。如果還定這麼高,幾乎一定會被當成騙子。還有一個故事經常被提及,棋盤和麥子的故事:傳說,西塔發明了國際象棋使國王十分高興,於是國王問西塔想要什麼獎賞,西塔說:謝謝國王陛下,我要的獎賞很簡單,只要在我的棋盤上賞一些麥子就行,棋盤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兩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以此類推,後面各自放的麥粒數是前一格各自放的麥粒數的2倍,放滿64格就行。乍一聽,這個要求不難,但是,通過計算才發現,就算國王將國庫所有的糧食都給他,也只是杯水車薪。這裡面的利率是100%,這個故事看一看也就罷了,在現實中不可能有這樣高回報的項目。認識複利的威力並不能幫助你在具體的操作上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
你真的能堅持下去麼在複利之下,時間越往後收益越高,但是長時間進行投資需要知識、精力和耐心。對於很多投資人而言,一年就已經算是很漫長了,恐怕不會有很多人有那個耐心等那麼多年。而且在這30年之內,你有很多地方需要用錢,萬一遇到突發情況,急需一大筆錢,這個持續增長的過程就有可能會被打斷。巴菲特近期贏得了和基金經理的十年賭局,為他的股神之名又添了一筆神跡。股神巴菲特也經常被拿來當做案例。但是你如果真的學習巴菲特,簡單的長期持有,絕無可能成為下一個巴菲特。巴菲特的成功說明,只有堅持長期持有優質資產,複利的威力才能發揮出來。但是如何具體搭配需要相當的金融知識。前不久曝雷的一家平臺曝雷的事件中,不少投資者竟然是銀行員工。即便是金融從業者都有肯能被騙,普通投資者更要謹慎。快鹿的一位投資人將百萬資金投了進去,在孩子生病時卻沒有了治病的錢。投資需謹慎,是需要學習的。儘管一些文章過於雞湯,但是認識複利對我們仍然是有意義的。對於年輕人而言,越早開始投資越好仍然是鐵律。投資是一件長期的事情,需要堅持,也需要學習。不要輕易被一些平臺開出的高收益以及天花亂墜的宣傳所迷惑,投資之前一定要做好調查。少看雞湯多讀書,投資,懶不得。
學會制定合理的理財收益目標複利可以是產品自身就具備的,更多的則是投資者自己構建的。常見的按複利計息的投資產品比如電子式國債(或稱儲蓄國債)、貨幣基金。而我們可以自行構建複利的可以是銀行存款、銀行理財產品、基金紅利再投、P2P網貸等。保持一個適當或者較高的收益率是關鍵。投資人可以根據CPI、GDP、M2的增長幅度來瞭解盈利情況,如果,跑贏了CPI,那就是跑贏了通貨膨脹,而跑贏通貨膨脹是理財的基本要求,只有這樣錢才能夠實現保值。跑贏GDP增速叫增值,說明你資產增加的速度和國家經濟發展速度一致;跑贏M2叫超值,說明你的財富超過了這個社會財富增長的水平。以2016年為例,官方數據顯示M2增速為11.3%,GDP增速預計為6.7%,CPI按照之前教給大家的方法,用前面兩者之差估算為4.6%。所以,2016年理財最低要求要達到5%以上,超過12%則是相當不錯的收益了。要根據自身的實際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合理的投資規劃,不要讓資金都躺在一個賬戶中,唯有進行多樣化的投資,才可能分攤風險並獲得較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