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基本道德之一是不給人添堵
-
愛堅強
- 10-12
最近我發現很多所謂的“成年人”都有著5歲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好友A,這幾天剛搬家,請我們大家去他的房子里做客,這時候一個“5歲小孩”用不大卻剛好能被所有人聽到的音量說了一句:還沒有原來那個好呢,地點又偏采光又不好。
我原來在國內的時候一個女同學,天天嚷嚷嫁入豪門,對著一個和我關系還不錯的高富帥各種獻殷勤,後來高富帥不堪其擾,酒後吐真言:她那點兒心意真的隻能讓我反感,不能讓我感動,跟丫說了多少回了別再煩我了,就是不聽,非得學韓劇,爺又不是棒子!
這讓我又想到前段時間的新聞——男生在女生宿舍樓下擺蠟燭示愛,被潑水。當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潑的好!這男的活該!
令我詫異的是,新聞下面的評論里面竟然有一大堆人指責“女生太冷漠”。當時我就嗬嗬了。說這話的人,考慮過那個女生的感受麼?被一個不喜歡的人當眾示愛,不僅面子上難堪,更是一種隱形的脅迫。不答應男生,會被人說是“冷血”,可是答應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男生又完全違背心意。更何況不是每個人都享受被好多人當成茶餘飯後談資的感覺好麼!
打這件事以後我就開始觀察周圍,發現這種“5歲小孩”比比皆是。有特意在別人微博下面留言就為了告訴人家“你孩子很醜”的;有在別人生日的時候故意提起人家前男友的現女友的;有在大家都開心的一起包餃子準備跨年的時候說餃子不好吃的;還有的人隻要別人一說起自己遇到的困難他就馬上反過來說:我怎麼沒遇到這種問題啊,肯定還是你自己的原因(比如有人說自己婆媳關系不好,就會有人說她和婆婆關系像一家人)……更惡心的是,這種人總會用“耿直”來標榜自己。
這就又牽扯到一個長久以來我都非常認同的觀點:不要腦子一熱就去生孩子。你想要孩子的理由有很多,可是對於孩子來說,生在你家里是否幸福真的非、常、重、要!你有足夠的物質條件保證他在這種隻認錢和地位的社會里開心快樂麼?你有強大的人格魅力讓他覺得自己爹媽是可以被信任的麼?你能保證在他還很弱小的時候寄予應該有的保護麼?如果都做不到,請你別給你的孩子添堵。
我見過太多人因為有個物質匱乏的童年和不受關注的青春期而怨恨自己的父母,進而發出“當初為什麼要生我”的疑問;見過很多人因為覺得自己的父母一輩子碌碌無為而選擇相信其他人的“成功學”最後摔得頭破血流;也見過許多人因為小時候被年輕的父母“放養”導致幾十年的冷漠和壓抑,甚至是童年時期被侵犯和虐待。
你連你自己的生活都搞不定,怎麼去搞定一個新生命的人生前十幾年呢?你生下他,就是為了給他添堵的對麼?站在他的角度想想,如果再給你一次投胎的機會,你願意托生在你這樣的父母的家里麼?
至於子嗣等問題,我想說,畢竟你不是什麼厲害物種,活了一把年紀也完全看不到成為winner的希望,證明你骨子里就沒這個基因,祖上也不帶這份兒幸運,所以絕後也就絕後了,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你自己這輩子就過得夠辛苦夠失敗的了,就別把這份兒失敗再讓無辜的孩子傳承下去了,你沒資格給其他人添堵一輩子。
不給別人添堵就這麼難麼?難道一定要通過這種方式來顯示你不高的智商以及壓根就沒有的情商?遇到任何事情的態度不是“大家開心就好”而是“我一定要惡心你一下才過癮”。嗬嗬,你這個人格上的窮逼,智商上的傻逼。
說話做事不考慮對方感受,全憑自己的一時爽做主——這種人你真的不配說自己成年了,因為你根本不會尊重別人的表面之下是你壓根就不care是否被人尊重的破罐子破摔心態。這種“我是流氓我怕誰”的做法真是夠了。我曾經對一個以“我是開玩笑的”的名義對我進行語言攻擊的人說過:我不相信你是善意的,因為善意的話語即便不好聽,其中的善意也可以被感知到,同樣就算是偽裝的再好的惡意也是可以被感受到的,比如你的這句玩笑話,所以麻煩你滾蛋。
如果說作為一個好人的基本道德之一就是與人為善,那麼作為成年人的基本道德之一便是不給人添堵。
這些好康你可千萬別錯過!動動手指,把這篇分享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