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錢人這麼想
  2. 職場能量
  3. 職場法則

所謂的人脈大咖 不過是將最簡單的事做到了極致!

  • louis

  • 09-24

你是不是也曾這樣想過:

我明白應該與公司同事和社交活動中遇到的不認識的同行建立聯系,但我不願去接近不熟悉的人,而是希望別人來接近我。

我意識到,記住別人的名字會給人家留下好印象,卻依然發現自己記不住他們的名字,覺得難堪,於是避免交談。

我知道別人掌握著我需要的信息,但卻不願向上司或同儕發問,因為他們可能覺得那些東西我早該知道了。

不用擔心,筆者通過對數百人進行采訪、調查和研究表明這種情況其實很普遍。很多專業人士無法充分發揮能力,僅僅是由於沒能讓別人充分了解自己,沒有掌握這3個極其重要的基本技巧:做好自我介紹,記住別人的名字,並積極發問。
 

幸運的是,這些技能很容易提高。以下提供的建議或許是老生常談,但一些公司總裁、企業家和谘詢合夥人等身居高位的管理者表示,他們從中獲益良多。

做好自我介紹

某互聯網初創公司新進的工程師亞瑟,入職第一周沒有向忙碌的同事們介紹自己。同事幾乎都不來找他,他很難受。但亞瑟知道,如果不去認識同事的話就無法取得成功,於是他最終決定主動出擊。他自己演練了開場白,然後在辦公室里走動,看哪位同事手頭的活計好像可以打斷一下,就走上去打招呼,做自我介紹,說說自己的職務,也詢問他們的工作情況。

亞瑟的嚐試很成功。“我去找其他幾位設計工程師打招呼,他們都放下手上的活兒跟我說話,”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學到的是,要主動去搭話,不要坐在自己的格子間里干等著別人過來,沒人來的話還覺得很失望。”

在社交活動中不做自我介紹,你會錯過機會;在辦公室不做自我介紹,你會陷入一種可怕的同事相處模式,隻有點頭之交而無法建立緊密關系。如何更好地做自我介紹呢?

實戰指南

1.將心比心。

轉換一下角色,如果對方來找你,你會有什麼感覺?如果你願意聽對方做自我介紹,那就假設對方也是這樣,去就好了。不要以為高管沒興趣結識組織里地位較低的人。

2.練習開場白。

自我介紹各不相同,但互通姓名、握手和隨後的閑聊是共通的。編寫幾種開場白,試著用起來。把你的開場白寫出來,自己練習,嚐試用這些句子表達自己。留意一下怎麼說能使對方保持興趣,說什麼讓對方興味索然,而後做出相應調整。
 

3.表示尊重並傾聽。

你給對方留下怎樣的第一印象,很少取決於你表達出了關於自己的什麼,而是取決於你給了對方怎樣的感受。問問有關對方的問題,問問對方的工作,用心傾聽,積極表現出很有興趣的樣子。

4.動筆寫下來。

別太相信自己的記憶。交談中獲得的關於對方背景和興趣的信息要盡快寫下來,下次見面之前拿出來複習。

記住別人的名字

道格是某金融服務公司高管,他對人名的記憶力曾經“爛得可憐”。他自己說:“我一隻耳朵聽到別人的名字,就從另一隻耳朵出去了。”當他從運營管理崗轉到銷售管理崗的時候,這個問題造成了麻煩。

他說:“我結識了一位潛在客戶,在社交活動中跟他打了幾個月的交道,甚至一起吃飯喝酒。我以為他叫賈森,就這麼叫了他好幾次,過了一會兒才有同事在旁邊推了推我,告訴我他的名字叫馬克。我大吃一驚,趕緊道歉,他並沒怪罪我,但之後我有好幾個月都不敢開口叫別人的名字。”

不過,道格開始運用本文中的建議後,對人名的記憶力就有了起色。“以前我可能隻記得住10%的名字,現在我能記住75%以上。”忘記名字的問題很普遍,也可以理解,但高管還是必須要克服這個問題。如果你能記住關於別人的重要信息,比如名字,他們會感到更親切,以這份親切感為基礎,就更有可能展開有實質內容的交流,建立更深切的信賴。以下幾個步驟可供參考:

實戰指南

1.留心注意。

記不住名字,往往是由於我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就沒留心,心里想著要握手,考慮著接下來該說什麼,或者在想別的什麼事情。你要記得在每次結識別人的時候提醒自己注意對方的名字。

2.重複回想。

將名字重複念出來,並在聊天時檢驗自己的記憶。聽到名字之後出聲念出來,有助於使之進入短期記憶;默默檢驗自己的記憶,也可以一邊聽對方做自我介紹一邊回想對方的名字,這樣有助於提高名字與其他信息在自己大腦中的關聯程度。如果還是沒能記住名字,你可以在與對方告別前再問一遍。

3.動筆寫下來。

與有關別人的其他關鍵細節一樣,要記住名字,最好的方式就是盡快寫下來,用筆記本、手機或者電腦都可以。研究顯示,書寫或輸入名字都能增強記憶。

4.複習並檢驗記憶。

找個時間複習自己寫下來的名字,嚐試看著名字回想這些人的相貌和個人情況。在辦公室里走走(或者看照片),想想自己看到的同事都叫什麼名字。

5.運用聯想和圖像記憶。

有關別人的其他情況比名字更容易記住,因此,把一個人跟某個與名字相關的意象聯系起來可以幫助你記憶。比方說,有個人叫菲利普·卡邁克爾(Carmichael),你就想象他讓你認識的所有邁克爾(Michaels)坐滿了一輛車(car)。運用聯想記憶,加上經常檢驗記憶,最後你就可以不用聯想意象直接記起別人的名字了。
 

6.利用備忘單。

意外的偶遇無法事先做準備,但開會和參加活動就不一樣了。你可以確認一下哪些人會出席,提前記一遍他們的名字。研究顯示,這樣做可以讓這些名字重新回到你的短期記憶中,大大提高臨場及時想起正確人名的幾率。

積極發問

工程項目經理薩拉是名牌大學畢業生,她承認自己剛剛開始在一家快速發展的技術公司工作時“害怕”問別人問題。“我怕自己顯得很蠢。”她說。結果她發現自己浪費了很多時間,“有些東西我非要自己研究,其實別人幾分鍾就能告訴我。”

第一次被分派項目的時候,她很想找公司創立者兼CEO問問公司的曆史和戰略,然而她猶豫了幾個星期,心想:“不行,他忙得團團轉呢。”

等到她最終鼓足勇氣去問的時候,CEO的回應非常積極。“他說,’當然可以。我居然沒早點兒跟你聊這些。’然後拉著我進了一個房間,特別激動地給我講,”薩拉回憶道,“我簡直後悔沒早開口。”

紐約大學的伊麗莎白·莫里森(Elizabeth Morrison)的研究以及其他幾項研究顯示,新員工提問和尋求幫助的頻率與工作表現成正比。實驗還顯示,問問題的人對新職位更滿意,對新組織更賣力。而高管被問到擔任新職務伊始所犯的錯誤,最普遍的答案就是“我問的問題不夠多。”如何鍛煉自己發問的能力?

實戰指南

1.想想自己希望獲得什麼以及為什麼。

你需要的是信息、建議、反饋、幫助還是許可?你是需要幾分鍾的時間,還是想要別的什麼?對自己的需求考慮得越清楚,就越容易開口。

2.巧選對象和時機。

結合你要問的問題,想想誰最了解這方面,而且有空並願意解答。能不能走到那個人的辦公桌前去問,或者吃飯的時候問?一個小技巧是,在做自我介紹時就問別人以後有問題能不能去問,這樣你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去求助了。還有,有時候把提問句式從“你知道該怎麼……”改成“有誰能解釋一下該怎麼……”,聽起來會不那麼唐突。

3.將問題表達得簡潔明了。

不要一下子拋出一堆問題,這樣不容易理解,也不易回答。比方說,不要問“嘿,我不確定這個報告要怎麼弄,在哪里發生了什麼,而且這個一定要向銷售和市場兩邊都派發嗎”,最好先問“能教我弄一下這個報告嗎?你教我5分鍾,然後我就會了”,等別人幫完這個忙,然後你再接著問要怎麼派發。

4.最後記得說謝謝。

別低估了表達感謝的作用。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和弗蘭西斯卡·吉諾(Francesca Gino)的研究表明,表達感激會使對方覺得受到尊重,下次更願意幫助你。

5.找個夥伴。

許多新人發現,找到一位願意帶你的同事,問問題就容易多了。這個人通常並不是經驗豐富的老手,而是某位仍然記得做新人是什麼滋味的同事。

在筆者培訓過的高管和學生中,多數人都明白要如何做自我介紹,如何問問題,如何記住別人的名字,難處在於克服本能的社交抵觸,以及改變自己長期養成的習慣。

請你記住,認真實踐並反思,方能有所進步。能夠滿懷信心地做自我介紹、記住人名並積極發問,你就能積極主動地應對一切新局面、新辦公室或新的組織,迅速學會適應新環境所需的其他能力。

基思·若萊格(Keith Rollag)|文基思·若萊格是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副教授,著有《新人怎麼辦:如何自如、自信、成功地應對新情況》(What to Do When You're New)AMACOM出版公司2015年出版。

蔣薈蓉|譯

本文有刪節,原文參見《哈佛商業評論》2015年12月《新人成功之道》(Succeed in New Situations)。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