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和優勢並不是絕對的,很多時後我們以為的優勢,其實是劣勢!
-
Alma
- 11-25
1時間比金錢重要,注意力比時間更重要。
我看到大多數人,眼中都盯著錢錢錢。
眼界高一個層次的人,會懂得,其實時間比錢更重要。人的生命,其實是由時間組成的,你坐在這里喝咖啡享受,是因為,你之前花了時間去賺錢。那麼,現在你坐在這里喝咖啡,從本質上來講,花的是兩份的時間,錢在這其中,隻是起了個媒介的作用。
可是我發現很少人注意注意力的重要性。
我們很多人,很多時候,注意力其實是渙散的,如果這樣的話,我們甚至可以視作他掉進了一個時間的黑洞,仿佛這段時間從未出現過。
吃飯的時候他們在按手機,別人說話的時候他們在開小差,玩手機的時候他們到處按,反複按一個APP圖標,進去退出、進去退出,最後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麼。
這種狀態,我已經在我的一篇小說《走神》(十點讀書於5月8日曾發布此文)描繪得很清楚了,不再贅述。
現在假設,我們的兩份時間都到位了,但是,我們的精力不集中,那麼這杯咖啡喝了和沒喝區別不大。
同樣的情況還有別人在跟你說話時,你沒注意聽。坐在電影院里,你發呆,捧著本書看,你差點睡著了。
這種情況是非常可怕的,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比較的常見。
因為注意力的強烈與否,直接關系到我們對這個世界的體驗,與我們的幸福感也緊密相連——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往往幸福感也是最強烈的。
2弱勢和優勢並不是絕對的,我們很多認為別人的優勢,其實是劣勢。認為自己的劣勢,其實是優勢。很多事情,努力去做就行了,不要讓自卑纏繞自己。
很多時候,你的優勢會轉換為弱勢,而弱勢會轉換為優勢。在這個過程中,不要隨意自卑,這種情緒是沒有必要的。(我看到過的自卑的人太多了,大部分我看過的女孩子,都告訴我很自卑,這樣會耗損過度的精力在一些不必要的擔心上)
這個現象在格拉德威爾寫的《逆轉》這本書里,講述得很清楚。
比如:我們大部分人,認為的有錢人的家庭,他們的家庭教育應該是這樣子:也就是,人越有錢,教育資源則越豐富,那麼教育起來越容易。因為,窮的人很難給孩子必要的愛、關懷和訓導。
稍微好一點的人,會認為是這樣:也就是,越有錢的人,對家庭教育的改善越大。但是,到了一個零界點,這種財富對教育所產生的優勢就不再凸顯了。
而事實上是這樣:錢讓培養一個正常、適應環境的孩子這件事變得更難了。因為這些孩子隻在意自己周圍的世界,他們不需要努力工作,獨立,認識錢的意義。
同樣的還有,我們認為,一個班級越小,老師則放在每一個學生身上的精力則越多,受到的教育則越好,應該是這樣:
但事實上,經過格拉德威爾的調查數據發現,應該是這樣:也就是說,班級如果太小了,學生成績反而變差勁。
同樣,我們認為的絕對的劣勢,也可能在某些地方,成為優勢。
比如我們誰也不會認為,患上“閱讀障礙症”是一種好事情吧?
里面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叫博伊斯的律師,直到小學三年級才能閱讀,按照我們世俗的眼光看來,和智障差不多了。但他在耶魯大學畢業後,在律師方面,做得很成功。
“如果我能讀得快一些,那很多事做起來就容易了。”博伊斯說,“這毫無疑問,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來,因為我閱讀能力不行,所以我隻能通過專心聽講、問問題來學習。這就意味著我必須簡化問題,直接提取出問題的本質。”
類似的例子書里還有很多,對我的啟發真的很大。很多時候,我們不必為自己的缺點、短處而顧影自憐,亦步亦趨,相反,放膽去做,走出第一步更重要。
3很多時候,我們錯將“欲望的滿足”誤以為是幸福。
我很多年前就意識到這個問題。
許多年前,我記得一次看電視的時候,我看到一個廣告語——“將夢想接入現實,移動夢網”,他展示的意思是,要把“隨時隨地上網”變成現實。
我看到這條廣告語的時候,寬帶還未普及,我家里還在用著電話線上網。手機用的是諾基亞3100,能夠用GPRS網絡,看看文字新聞,再來兩張模糊不清的圖片,就已經是很不錯了。
那時候我就在幻想:“要是有一天,真的可以隨時用手機上網,那該多好啊。”(同樣的還有:要是能把電腦做到手掌一樣大小該多好!)
現在,這些夢想都通過4G時代的到來,已然實現,但我覺得,現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美好。相反,我很懷念以前沒有網絡的日子,安安靜靜地看書,安安靜靜地做事,也沒有人在你說話的時候玩手機。現在這個時代,雖然能隨時隨地聯系到人,交到所謂的朋友,但人的孤獨的本質並沒有改變。很多時候,QQ上面亮著頭像,微信里上千人,卻不知道找誰說話。
同樣的還有,我們誤以為把書買回來了就是幸福,其實買回來隻是放在一旁吃灰。
我們誤以為買買買才是快樂,很多時候買回來,就丟到了一邊,快樂越來越短,隨著越來越頻繁,快樂的感受也越來越弱。
我們誤以為搞多點女人,才不枉一世人,才是幸福,其實這種狂躁的狀態,離幸福還很遠。
關於對幸福狀態的闡述,《我在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十點讀書於5月2日曾發布此文)闡述得很明白了,不再贅述。
4人生大部分的時間其實都是在等待,不要把“贏”和“出人頭地”看作是終極目標。
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平庸的一生。
然而我們,很多中國人家庭里,終以”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為目標。就算那些大有所成的人,也並不是每個人能年少得意、幸福到終。
比如唐伯虎,年少得誌,晚年淒涼。昭烈帝劉備,50歲還跑到劉表那里哭哭滴滴的,60歲稱帝。劉邦,將近50歲才開始打江山,打了7年當上漢王,62歲就死掉了。
縱觀他們的人生,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等待成功的到來。即使到後來出人頭地,也未必有我們這些常人所想象的那樣的幸福——至少以我讀史書時的感覺就這樣。其中,劉備的結局還挺慘的,哥三個摸爬滾打好不容易當了皇帝,沒享受幾年,跑去打了個敗仗。大仇未報,惜死於白帝城。
像卡夫卡、梵高這種就更不必說了,按照我們世俗的理解,至少他們生前都是LOSER。
人,最好能做自己認為最有意義的事,賺錢也好、創新也罷。這樣,你就無所謂”出人頭地“,對於你來說,你的每一天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義的。
就像梵高一樣,他認為自己畫畫是最有意義的事情,這就夠了。
5不要把別人的評價看得過重,尤其在中國。
富蘭克林曾說過這麼一個故事:
有一對父子牽著一頭驢從外地歸來,父親心疼兒子,讓兒子坐在驢背上,自己牽驢,路人見之,紛紛指責兒子不孝,說:這孩子真不孝順,自己騎驢,卻讓年老的父親牽驢跑路。
兒子聽到後,趕緊下來,讓父親坐上,自己牽驢。路人見到後,又紛紛指責父親,說:看,那老頭真不是東西,孩子那麼小竟一點不心疼,自己騎驢,卻讓孩子跑路。
父親聽到後,急忙把兒子拉上驢背,一起騎驢。路人見到後,又有人議論說:看,這兩個人真歹毒,驢這麼瘦小,竟然兩個人都騎在驢背。
父子倆一聽,急忙下來,一前一後抬著驢走,路人一見,紛紛指著這對父子說;看,這兩個傻子,有驢不騎,在抬驢呢!
在中國,你會經常遇到這種情況,無論你做什麼,總有人罵你是王八蛋。
別人對你的評價,就好像你在哈哈鏡里再看到自己的模樣,並不是你真實的寫照。而是真實的你,在他們腦海里理解過一遍後的形象。並且,他人對你的評價,對於你自己本身的幸福與否,關系並不大。
在這種泥沙俱下的環境下,做好你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是最為重要的。
這點我在柴靜演講《穹頂之下》後,很多人對她的惡毒評價,感觸特別大——在中國,無論你做什麼事,總有人噴你。
6我們眼睛看到的,很多時候都隻是表象,不要輕易用我們眼睛見到的表面現象當作是事物的本質,從而下結論。
我父母常對我說,你看你哥,當個公務員多舒服,為什麼你就不想要?公務員,周六日有休息,工作穩定、社會福利好,有保障,為什麼你偏偏就不考?
他給我的理由是:我看他過得很舒服。
我哥親自跟我說的,又是另一個事實:要是給我一次重來的機會,我不會選擇公務員,我是老了,上有老下有小,辭職風險太大,沒辦法。
我其實最想做的是有激情的事,如果我當初跟著史玉柱去打天下,現在早就不是這樣了。
我現在的生活,其實就是在等死,我就等著哪天我老了,拿著退休工資退休,安享退休後的生活,你說悲哀不悲哀?我希望你趁著年輕好好去闖一闖。
同樣的還有我的某個朋友,娶到個白富美,老婆長得漂亮極了,大家看到了都說羨慕:男才女貌,神仙眷侶。
實際上就我所知,美女比起一般的人,會有天生的優勢。因此,她們經常會反複利用自己的優勢,來跟人相處。這也意味著,跟美女打交道,成本通常比一般人要高得多(從總體意義上而言,而不是個體而言),我們看到的是”娶到這麼美的老婆,真是福氣“。而事實上,做她們的老公,也因此將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成本。
比如:我那朋友經常出門,花個妝都要等2個小時,有時候妝還沒化完,一個下午就過完了。
先總結到這里,有空再補充。
喜歡這篇文章嗎?喜歡的話就分享出去吧!給更多人看到喔!